2012-2013学年辽宁朝阳柳城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朝阳柳城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朝阳柳城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朝阳柳城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架飞机于 “北京时间 ”9月 17日 18时 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 ),飞行时间为 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 A 9月 17日 l 8时 30分 B 9月 17日 0时 30分 C 9月 18日 1 8时 30分 D 9月 16日 18时 30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 17日 18时 30分,飞行时间为 18小时,故到达时间为 18日 12时 30分,西十区区时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晚 18个小时,故到达当地的时间为 9月 17日 18时 30分。 考
2、点: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对于运动物体的时间问题,学生应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抓住一个地区的时间,最后进行区时转化,区时转化的一般方法:所求时区 =已知时区 +时差,东加西减。 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根据此材料回答小题: 【小题 1】这个农场的农业是 ( )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外向型农业 D传统的自然农业 【小题 2】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
3、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小题 3】下列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区是 ( )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B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材料 “种植业与畜牧业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 ”,判断为生态农业。 【小题 2】农场中,有丰富的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可利用这些原料,生产沼气,既减
4、少了废弃物,且沼气清洁无污染,还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利于保护环境。 【小题 3】该农场种植业与养殖业相辅相成,判断为混合农业,故与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致。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都属于种植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结合题干信息,把握该地域种养结合,相互促进的生产模式即可分析。 关于图 12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图 12 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 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 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示反映
5、了发电厂的资源循环利用,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利于保护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应,故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读图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答案:即表现在图示中。 下表是 X、 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 19 21题。 人口密度(人平方 ) 出生率( ) 死亡率( ) X国 108 42 18 Y国 275 6 7 19【小题 1】具有 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20【小题 2】 Y国可能位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21【小题 3】造成 X、 Y两国人口自然
6、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B气候条件 C历史条件 D地形条件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 X国家的人口增长特征:出生率 42, 死亡率 18 ,自然增长率 24 ,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典型分布于发展中国家,而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主要为发达国家。 【小题 2】 Y国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且出现负增长,目前主要分布于欧洲。 【小题 3】人口自然增长率体现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主要
7、掌握两类国家人口增长快慢的差异,并结合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根本原因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图 11 【小题 1】图 11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海拔 【小题 2】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 2】根据图示丁表示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甲
8、、乙、丙表示的都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左图中荒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考点: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主要抓住图示苔原带 针叶林带 混交林带的分布判断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结合图示自然带的局部分布特征即可分析。 读图 “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 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 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泰山 D庐山 【小题 2】图中 c地层为含水层, a、 b、 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_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9、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 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向下滑,故判断为地堑构造,渭河谷地属于地堑构造;长江三峡为断层;泰山和庐山都属于地垒构造。 【小题 2】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图示 处中间岩层向下凹,为向斜; 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处为地垒; 处为地堑。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形成的构造地貌和实践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特征,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典型的地形成因分析和地质构造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图 9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小题。 图 9 【小题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
10、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小题 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河流出山口地区,由于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而形成山麓冲积扇。 【小题 2】图示 b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较慢,故泥沙沉积严重,而容易形成沙金沉积。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和流水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凹岸和凸岸的水流速度的变化,进而可判断流水作用的差异。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 8 后回答小题。 【小题 1】该水库蓄水的
11、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 5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小题 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从 4月 10 月,其入库流量始终大于出库流量,故水库水量不断增加,而 10月之后出库水量大于入库水量,则蓄水量开始下降,故 10月水库的蓄水量达到最大值。 【小题 2】根据图示该河流的入库水量主要集中于 6月和 9月,而 7、 8月入库水量较少,判断为长江流域, 6月受梅雨影响,河流流量大; 7、 8月受伏旱影响,降水量少。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和读图分析能力
1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认真读图,抓住入库和出库水量与水库蓄水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时间判断即可。 图 1、 2、 3是位于 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 2 3题。 图 1 图 2 图 3 2【小题 1】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 A B C D 3【小题 2】此日昼长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序是(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三大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方位都位于正北方,说明三地都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即可排序。 【小题 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
13、往南昼越长,即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故昼长时间由长到短即纬度从高到低。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读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方向信息,可判断南北半球与纬度高低,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只要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而太阳直射点不在的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在 “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 ”中(图 4),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 图 4 答案: B 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故 A错误;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海洋盛行
14、上升气流,故 B正确;晚上的山峰与山谷之间,谷地气温较山峰高,故谷地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 C错误;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实例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热力环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 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6.【小题 2】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7.【小题 3】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 A甲
15、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冷气团后退,故判断为暖锋影响,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气压减低,故选 B项。 【小题 2】图示地区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 A正确,图示乙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但地表向下凹,故地貌属于谷地,故乙地应为背斜成谷, B错误;丙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地貌为山地,故丙处应为向斜成山, C错误。图示岩层没有出现断裂和错位,故没有断层, D错误。 【小题 3】图示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一般地表也应向上拱起,但图示地区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故易被侵蚀而成谷。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 朝阳 柳城高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