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公元 1076年的秋天,密州太守苏轼把酒问天之时,天上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的 “天宫 ”存在。935年后的这个秋天, 2011年 9月 29日 21时 16分 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至 10月 6日 18时,天宫一号已绕地球飞行 109圈。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天宫一号 ”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小题 2】进入绕转轨道的 “天宫一号 ”属于( ) 太阳系 地月系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
2、系 A B C D 【小题 3】 “天宫一号 ”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接近最快 D接近最慢 【小题 4】 “天宫一号 ”发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 5】 “天宫一号 ”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 【小题 6】 “天宫一号 ”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午夜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D 【小题 5】 B 【
3、小题 6】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天宫一号 ”所绕转的天体是地球,地球自身不发光发热,围绕太阳运行,故属于行星。 【小题 2】 “天宫一号 ”绕转地球,故属于地月系,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小题 3】 “天宫一号 ”发射时为 2011年 9月 29日,而地球公转速度在 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最快,在 7月初经过远日点时最慢。 9月 29时地球公转在从远日点到近日点的过程中,故公转速度由慢到快。 【小题 4】 9月 29日,位于从 9月 23日到 12月 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 【小题 5】 9月 29日,
4、地球公转应位于秋分日 冬至日之间,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 A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 B图中地球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 C图中地球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 D图中地球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 【小题 6】 “天宫一号 ”发射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 29日 21时 16分 3秒,西五区位于东八区西面 13个时区,故西五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晚 13个小时,计算西五区时间为 29日 8时 16分 3秒,即位于当地上午。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地球公转速度、太阳直射点位置、区时计算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规律
5、; 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以此归纳全球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 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所求时区 =已知时区 +时差。 该图中,能正确表示等压面分布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而冷的地方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而等压面弯曲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 B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等压面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过程: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等压面弯曲的基本特征: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读所给的 “大气环流示意
6、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若表示三圈环流,且 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 A北 半球低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小题 2】若 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 间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 3】若表示热力环流,试比较 处的气压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三圈环流图示,且 间的风向为西南风,故判断该环流位于中纬度,低纬的信风带和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的近地面风向都为偏东风。而盛行西风为西南风,则判断为北半球;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7、为西北风。 【小题 2】若 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图示表示南半球的高纬环流,则近地面的风(极地东风)的风向为东南风;北半球的极地东风为东北风。 【小题 3】若为热力环流,则图示气压分布的基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环流、风向的判断和气压差异的比较。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三圈环流的图示和近地面风向,利用画图来解题更方便,可画出全球三圈环流分布和近地面的风带分布即可解题。热力环流中的气压比较,应掌握方法:掌握气压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即可。 该图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8、P地。 N 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 N 地气压高于 P地,判断图示 N 地的北面气压较高,等压线以南气压较低,风向可利用画图判断,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风向斜穿等压线即可画出风向箭头。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与风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线分布进行风向基本画图方法,掌握影响风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 所给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
9、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选 D图。 考点:本题考查风向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等压线分布进行风向基本画图方法,掌握影响风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 下列四幅表示热力环流的图中,错误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 ”,故 D正确;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 A错误。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谷地气温较山峰低,故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山峰盛行上升气流, B正确;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海洋盛行上升气流,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故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10、及实例应用。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热力环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读该图中两幅等压线图,、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图的比例尺相同,而明显甲图之间的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较乙图要小,故风力最大的是乙图中, C、 D两点比较, C处等压线较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即风向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风力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影响风力大小的根本原因即可作答,本题解 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力大小的基本因素和比较方法。 6月份在北半球, 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
11、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故大致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冬季南移。故导致了赤道低压带在北半球夏季位于北半球,而在北半球冬季,全部位于南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即可作答。 读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 30N 附近 B乙点位于 30N 附近 C 是冷性气流 D 盛行西南风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为 60附近,因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交汇而形成的
12、极锋图示,根据锋面两侧气团的分布特征,冷气团总分布于锋面下面,故判断 为冷气团,即极地东风,源于乙地为极地附近; 表示位于锋面上的暖气团,即为盛行西风,源于 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 考点:本题考查极锋图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抓住图示锋面的基本特征和极锋的形成原因分析即可。 该图是春分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长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图示 地没有影子,说明太阳直射,当地为赤道; 地的影子方向一致,判断都位于同一半球;故纬度越
13、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影子越长,即可判断四地的纬度高低。 考点:本题考查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看似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掌握影子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纬度差异,解题将变得较简单。 某城市地处 21.5N,冬至日时,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 A楼高的 2倍 B楼高的 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 4倍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楼之间的楼间距应有前楼的影子决定,根据当地 21.5N,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利用公式:正午太阳高度 =90-纬度差。计算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5,故楼高与影长相等。
14、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并通过画图构建直角三角形,计算前楼的影长(即两楼之间的楼间距)。 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 A 90W向东至 O B 90E向东至 90W C 180向东至 0 D 90E向东至 18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中心极点为北极,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图示分界昼夜半球的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判断此时为春分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日出时间即 6时;日落时间为 18时。故结合自转方向图示 180经线的时间即 6时。新的一天从 0时向东到 180经线;计算此时 0时的经度应位于 6时
15、所在经线的西侧 90,故 0时所在经线为 90E。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需要掌握晨昏线图上的时间计算、日界线问题。注意分界日期的两条界线及与自转方向的关系。基本步骤是: ( 1)图示晨昏线经过极点,判断为春分或秋分,确定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 2)利用自转方向,新的一天从 0时向东到 180经线。 ( 3)利用中心的经度差计算 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 下列四个城市,在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当地正午人影朝南且略长的是( ) A澳门 B海口 C北京 D济南 答案: B 试题分析:南半球冬至日即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地正午日影朝南,说明太阳
16、位于当地的北侧,故确定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只有海口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日影方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利用太阳方位判断日影朝向,从而确定当地的位置。并注意 “审题 ”。 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 ) A向西北飘扬 B向东北飘扬 C向西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极附近受极地东风影响,在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故红旗项西北方向飘。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风带的风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风带的分布,根据两侧的高低气压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断风向。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
17、陆地小;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阴天多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不同天气状况对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 ) A大气辐射 B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 D地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近地面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太阳
18、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差异,以及大气对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差异,知识性试题。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月球绕地球旋转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有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A黑子的温度比周围其他地方高 B黑
19、子时多时少,变化周期约为 13年 C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D是太阳色球层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 A、 D错误;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为 11年, B错误;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太阳活动的类型、分布等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轻而易举。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地球上出现四季的交替 B地面短波通讯受影响 C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
20、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性试题。 下列四幅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北逆南顺 ”。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基本规律。 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晋江市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