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卷(带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 BC 试题分析: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于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来说,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对于迁入地来说,人口大量迁入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建立了一批以移民为主的国
2、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正确的选 BC。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 4月 11日 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该锋面可能属于暖锋 B甲地 13日气压比 11日高 C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11日的日出前后 D该锋面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前,降水的强度比较小,多连续性降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北半球气旋气流的运动方向(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该锋面属于冷锋;甲地 13日属于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
3、11日属于过境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13日的日出前后;该锋面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后,降水的强度比较大。正确的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锋面气旋及天气。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记忆锋面气旋及天气状况。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 “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答案: A 试题分析:内蒙古草原从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草场景观到 “老鼠跑过露脊梁 ”的现象,说明了其草场的严重退化。正确的选
4、A。 考点:主要考查了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引起的景观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引起的景观变化。 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 A使用塑料袋购物 B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D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措施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在实 践生产、生活中,尽量不污染环境或减少污染的活动,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用塑料袋 购物可产生 “白色污染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大气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可促使资源的再生利用,采用滴灌技术,可减少水资源浪费,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考点
5、: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选项贴近现实生活,可能都是每个人亲身经历的活动。此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我国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 高温少雨 B青藏高寒区 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高温多雨 D东部季风区 多冰川地形 答案: B 试题分析:东部季风区 夏季高温 多雨;青藏高寒区 高和寒;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少雨;青藏高寒区 多冰川地形。正确的是 B。 考点:主要考查了三大自然区及区域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三大自然区及区域特征。 2010年底 至 2011年春初 ,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大
6、量人口纷纷撤离该国家回国;其中我国采用海陆空全方位撤侨工作,于 3月 6日 3.2万余人全部安全回国。其原因是 ( ) A该国发生大范围的 “流感 ”灾害 B石油资源大量开采 ,出现枯竭现象 C此时期发生了大范围的沙尘暴灾害 D政局动荡 ,使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埃及和利比亚发生政治动荡,为保障我国公民的安全,这些侨民大量回国,以躲避政治灾难。 考点:主要考查了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记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读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图示 四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 B
7、 C D 【小题 2】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阶段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较低,对应的是阶段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不同人口增长阶段及人口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不同人口增长阶段及人口特征。 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 ) 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
8、林景观 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 布着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景观 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 荒漠 冰川景观 D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 草原 荒漠景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常绿阔叶林景观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景观,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 荒漠 冰川景观,反映的是垂直地域分异;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 草原 荒漠景观,反映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正确的是 B。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
9、地带性分异。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影响植物分 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土壤肥力 B水文状况 C地形起伏 D气候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气候条件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考点:主要考查了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记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澳大利亚东北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 大堡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 1】这类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 ( )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小题 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 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
10、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 A差异性 B独特性 C复杂性 D整体性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大堡礁是由于生物的遗体堆积形成的地貌,属于沉积岩。正确的是C。 【小题 2】材料中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考点:主要考查了岩石的分类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岩石的分类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 )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
11、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小题 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层空洞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许多物种灭绝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因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所以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基本稳定。 【小题 2】根据森林的生态功能可以判断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绝。正确的是 D。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和森林
12、的生态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和森林的生态功能。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 1】 地的洋流名称是 ( ) A本格拉寒流 B厄加勒斯暖流 C日本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小题 2】若商船 6月份从 海域出发回国,此时商船 (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 地的位置可以判断,该洋流为日本暖流。正确答案:选C。 【小题 2】商船 6
13、月份从 海域出发,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商船顺风顺水。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洋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理解洋流的成因并熟练掌握洋流的分布。 下图中甲为 “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图 ”,乙是 “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两图信息,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南美大陆 B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 C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D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两图信息,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北美大陆;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纬度地带性规律;从甲图
14、向乙图变化时,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雪线将上升;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正确的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 “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图 ”和 “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陆的判断、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判断及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墨脱公路工程于 2011年完成工程施工。届时,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墨脱县实现公路通达。据图回答题。 【小题 1】关于在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季是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 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 C该地修建的公路为县级公路,等级较低,对技
15、术条件要求不高 D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堆积地貌、冰川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等 【小题 2】关于该地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布在北部,地势低,气温高 B分布在河谷,取水方便,有便利的水运 C分布在北部,地势抬升,降水较多 D分布在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是主要的农业分布区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墨脱位于我国的西南,夏季降水集中,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不是夏季;技术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障碍;该地修建的公路因为地质条件复杂,对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堆积地貌、冰川地貌和高山峡
16、谷地貌等。 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2】受地势的影响,该地聚落分布在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是主要的农业分布区。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和该地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掌握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因素和该地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读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 1】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 12 ,则该山地的海拔可能为 ( ) A 1 400米 B 1 800米 C 2 200米 D 3 000米 【小题 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有可能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7、答案: 【小题 1】 AB 【小题 2】 A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中没有永久性积雪冰川,根据垂直方向上每上升 1000米,气温下降 6 ,该山地的海拔可能为 2000米以下,符合的是AB。 【小题 2】该山地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则所在地区的气候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主要考查了山地垂直自然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温垂直递减率和由山麓自然带判断所处的气候类型。 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于 ( ) A比较开阔的低地 B河谷 C山顶 D山腰 答案: AB 试题分析: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于比较开阔
18、的低地和河谷地带。正确的选 AB。 考点:主要考查了山区的城市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山区的城市的分布。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沉积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岩浆 【小题 2】从地质构造和埋藏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 ) A 天然气 B 煤炭 C 大理石 D 石油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 C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各处物质 沉积岩; 侵入岩; 岩浆; 变质岩; 喷出岩, 沉积岩。正确的是 AC。 【小题 2】从地质构造和埋藏条件看, 、 沉积岩,可能形成石油
19、; 岩浆岩,可能有金属矿产; 变质岩,可能有大理石。正确的是CD。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相应的矿床。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质构造和相应的矿床。 下列选项中,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三角洲平原 B大陆架 C黄土高原 D沙丘 答案: CD 试题分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搬运、堆积形成;沙丘是由于风力沉积形成;三角洲平原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大陆架是地壳运动或海浪冲刷的结果。正确的选 CD。 考点:主要考查了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读下列各图所示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答案:
20、CD 试题分析:北半球气旋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符合的选 CD。 考点:主要考查了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 “左、右手法则 ”判断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 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是 ( ) 答案: CD 试题分析: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四幅图中, C为晴朗的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D为晴朗的夜晚,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正确的选 CD。 考点:主要考查了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新疆地区瓜
21、果特别甜的原因。 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而形成的是 ( )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短暂中断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 D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答案: AC 试题分析: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而形成的是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短暂中断、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是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C。 考点: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 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 2扰
22、动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现象; 3使两极地区产生 “极光 ”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B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小题 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小题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
23、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考点:主要考查了四个地区的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不同地区工业化的条件是不同的,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 到 21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到 21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死亡率上升,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考点:主要考查了 21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 21世纪中叶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揭阳 第三中学 下期 第二次 阶段 考试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