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岳阳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岳阳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岳阳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岳阳县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假如下图表示来自父母的 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是 Rh阴性的可能性为 1/2 C有 3/4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父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将自己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即母亲所形成的配子为 EDA和 eDa,父亲所形成的配子为 edA和eda,在形成受精卵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才能把相应的遗传信息传给孩子,即得到几种基因型性状的个体 AADdEe,
2、AaDdee,AaDdEe,aaDdee,所以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利用紫外线照射植物进行诱变处理 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一是实验材料的选择,二是研究方法由单因素到多因素,三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四是态度科学严谨,所以 A错误,其是利用物理方法诱导基因突变。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孟德尔杂交实验获的成功的理
3、解。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受粉应: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 B 试题分析:孟德尔实验中为了防止自花受粉做的处理是去除未成熟的雄蕊并套袋处理,所以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杂 交实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B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 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C F2的表现型比为 3 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D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答案: D 试题分析: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
4、是随机的,均等的,所以 A错误;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交配类型有显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杂合个体之间的交配,显性与隐形个体之间的交配,显隐性纯合个体分别与杂合个体的交配等,所以 B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一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要从基因型及比例中才能看出来,从表现型中不能直接判断,所以 C错误;孟德尔的测交实验设计就是为了验证其提出的假说,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 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均为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 B
5、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均为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图甲分析知原个体中没有 a基因,但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出现 a,说明是基因突变,图乙分析知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生分离,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说明是基因重组,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变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下图是一个家庭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3与 4结婚,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6 B 1/8 C 1/12 D 1/18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种遗传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病,因为患者的父母都正常。也不会是伴 X隐性遗
6、传病,因为 III2患病, II1需要有带病的 X染色体,但 II1正常。所以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III2患病则 II1、 II2均为携带者。因为 III3正常,所以 III3是携带者的几率是 2/3。而 II3患病, III4正常,则 III4必为携带者。则患病男孩的概率 =III3是携带者的几率 III4是携带者的几率 患病的几率男孩的几率 =2/311/41/2=1/12,所以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遗传知识规律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又在考察考生的识图能力。 某动物(体细胞有 4条染色体)的基因型是 AABb,下图为该动物的某一细胞在进行某次分裂
7、时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图示细胞中基因 a是由基因 A突变产生的 C一个图示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最多含有 8条染色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所以 A错误; 该动物的基因型 AABb,说明该细胞中的较大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都是基因 A, 但一条染色单体出现了 a则是由基因 A经突变产生的,所以 B正确; 此细胞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可以形成 AB和 aB两种精子,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的则可以形成一种卵细胞 (AB或 aB),所以 C正确; 此动物由基因型
8、判断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4个染色体组,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考查考生识图的能力。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通存在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不利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率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所以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A
9、ACC B AGG C UCG D UGG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运 RNA识别信使 RNA上的密码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故由图表分析知,色氨酸所对应的 DNA上的片段为 T-C-C / A-G-G,所对应的信使 RNA为 U-G-G ,对应的转运 RNA为 A-C-C,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下列最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红绿色盲是伴 X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由无中生有为隐性,得出 A、B都是隐性;又由母亲没病儿子有病,父亲没病,女 儿一定没病,
10、得出是伴 X 遗传,所以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伴性遗传的红绿色盲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的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没有了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
11、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所以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下列 项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最佳方案依次是: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鉴定动物纯种最好用测交的办法,鉴定植物纯种的最好用测交或自交,提高植物品种的纯度最好用自交,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最好用杂交,所以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中相关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12、、区分和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性状分离 B相对性状 C显性和隐性 D遗传规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所以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大约在 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白化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问她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 1/40 B 1/280 C 1/560 D 1/420 答案: D 试题分析:女人的弟弟百化病,父母正常,则父母皆是携带者,是杂合子 Aa,而该女人正
13、常,说明其基因型为 1/3AA,2/3Aa,与该女人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若是携带者其概率为 1/70Aa,故他们婚配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1/702/31/4=1/420,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他和运用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猫的长腿和狗的短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 8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
14、式为 XY型,则雄果蝇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 3条常染色体 +X B 3条常染色体 +Y C 3条常染色体 +X或 Y D 6条常染色体 +XY 答案: C 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有 8条染色体,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三对常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则精子中染色体为体细胞中的一半,为三条常染色体,一条性染色体 X或 Y,所以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染色体组成的内容, 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假说 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 “演绎 ”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
15、传因子决定的 B由 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 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 1: 1 D若 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 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答案: C 试题分析: “演绎 ”是指通过已有假设,演算推理得出由假设成立而得出的结论。故结合假说内容分析 A、 B是假说内容; C是演绎内容; D的说法不能通过观察实验证实,所以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定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豌豆种子的黄色( Y)对绿色( y)为显性,圆粒( R)对皱粒( r)为显
16、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 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例是 3:3:1:1.则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题意,黄色:绿色 =( 3+3):( 1+1) =3: 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 YyYy;同理 圆粒 :皱粒 =(3+1):(3+1)=1:1,说明亲本为测交即 Rrrr,又一个亲本甲为 YyRr,则另一个亲本乙为 Yyrr,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
17、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 1/2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无中生有,判断鼠的黑色为隐性,则黄色为显性,所以 A错误;由题干知多对黄鼠交配,后代总出现 1/3的黑鼠,说明黄鼠都为杂合子,所以 B错误,黄鼠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黑鼠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因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所以 C错误;因从题干中推出黄鼠是杂合子与黑鼠交配是测交的形式,结果是黄鼠与黑鼠的比例相当,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
18、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 A碱基对排列方式的多样性 B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核苷酸种类的多样性 D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DNA在一个位点上的可能性有 ATCG 4种, N 个位点的 DNA就有 4的 N 次方种排列方式,即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具有多样性,进而组成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而组成 DNA的核苷酸的种类就有四种,配对方式为 A-T,G-C,故决定 DNA多样性的原 因 为碱基对排列方式和空间结构,但主要取决于碱基对排列方式,所以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多样性,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9、。 下图中 a、 b、 c构成了化合物 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c为腺嘌呤,则 m一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烟草花叶病毒和大肠杆菌体内的 m都为 4种 C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 m中的一种 D人体中 m有 5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解中的 b为五碳糖,可能为核糖,所以 A错误;大肠杆菌体内的核苷酸 m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 B错误; ATP是三磷酸腺苷,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 C正确;人体中 m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核苷酸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核苷酸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0、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一组结构是: A染色体、纺缍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 C纺缍体、核仁、细胞壁 D纺缍体、细胞壁、细胞膜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所以 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结构的认知程度。 对有关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B实验中测量到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 NaOH扩散的深度不同
21、C通过模拟实验可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D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 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过模拟实验相关内容可看出, A、 C、 D正确;实验中测量到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 NaOH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所以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实验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能进行 ATP的合成 B能进行 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胰岛素基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22、所以 A错误;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则需要进行 mRNA的合成,所以 B 错误;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红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以 C正确;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胰岛素基因,所以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分化实质的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同时又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下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向细胞两极,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一定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意在考查考生
23、对相关图像知识的理解和辨识,同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小鼠体细胞含 40条染色体,将小鼠的胚胎干细胞放入被 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时,其中含有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 40 B 80 C 120 D 160 答案: B 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有 40条染色体, 40个 DNA,则胚胎干细胞中也有 40条染色体, 40 个 DNA,染色体被 32P 标记,其实是标记在染色体 DNA 的两条链上,当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间期时,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 得到 80个 DNA,每个DNA的一条链被 32P标记着,在其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
24、成子染色体,每个子染色体中含一个 DNA,其一条链被 32P标记,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 80个,每条都被 32P标记,所以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 DNA复制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 6块装片,编成 1 6号,已知 1号、 3号为同一生物体的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 4块装片来自另两个生物体的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某同学按顺 序观察其结构,结果如下: 编号 观察结果 1与 5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凹陷 3与 6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 岳阳县 中高 一下 期末考试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