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东莞第七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 “我国沿 32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回答题。 下列关于 A、 B、 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是对 A地的写照 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 B地高 B地由于海拔比 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处多 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A为青藏高原, B为四川盆地, C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是对青藏高原地区
2、的写照;四川盆地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气温比 B地处低,因为 B处为盆地,四周环山,冷空气不易进入; B地为盆地地形,夜间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坡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故该地多夜雨。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组借助地形剖面图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地表形态的判断、太阳辐射的分布、热力环流的成因与应用,综合性 强,有一定的难度但很基础。 读下图回答题。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丙地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 B C D
3、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粮棉产区;乙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山间小盆地;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丁为三江平原,该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 域农业生产的分布。 点评: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分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对甲乙丙丁四地进行区域定位,针对当地的环境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 “ ”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4、对外开放程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表可知 矿产和能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基础最雄厚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外向型最明显因此为东部经济地带; 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经济地带。 考点:本题组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点评:本题组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难度系数较小。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题。 下列省份中,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 A四川、江西、浙江 B内蒙古、甘肃、山东 C江苏、山西、陕西 D福建、青海、 河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三大经
5、济地带的范围。有下图可知,本题应该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区。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长江干流 河段的特征是 ( ) A水流平缓河道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图可知,长江干流 河段位于中游,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发洪涝灾害,故长江干流 河段的特征是水流平缓河道曲。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干流沿途流经 11
6、个省市注入东海 (太平洋 )。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如下图所示: 右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读图回答题。 横跨该省南部的高大山脉是我国(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横跨该省南部的高大山脉是我国的秦岭。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水田与旱地的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考点: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陕西省南部山脉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规律方法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我国年降水量 800MM等降水量线 2.一月份 0度等温线 3.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7、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亚热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的分界线 7.中 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8.水稻小麦种植区分界线 9.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10.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读下图,回答 4题。 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图中 分别对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区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季风区与非季风
8、区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我国温度带分布、干湿地区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功。 知识小结 : (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具体划分是指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该线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中国的季风区;该线以西、以北的地区为中国的非季风区。 ( 2)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占全国总面积36的内流区,主要分布于此线以西: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 ;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两藏的藏北高原,此线以东属于外流区。当然这个分界并不绝对,在内流区内也可含有面积不
9、大的外流区,如新疆的额尔齐斯河;而处于外流区的东北松嫩地区也有局部的内流区。我国较大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伊犁河、疏勒河、黑河等。 ( 3)中国的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地区的活动积温来划分的。所谓活动积温,就是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气温,大约是 15C左右。我们把日平均气温 10 的天数叫做生长期,把生长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8000、4700、 3500、 2700) ,根据积温的多少来划分温度带。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 4)我国干湿地区分布: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 4 个干湿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东莞 第七 高级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