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自然与经济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回答问题。 【小题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 A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都临海洋,雨热同期 【小题 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较严重,人地矛盾等问题突出,要改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 ( ) 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 B能源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长三角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故雨热同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都为平原地区,但长三角不属于大平原;但松嫩平原位于内陆,而不沿海。故选 A项。 【小题 2】针对珠三角长期工业发展的环境污染严重,故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指向型工业是主要的措施之一。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概况。 石漠化 ”,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 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
3、扩大。属于石质荒漠化形成的条件有 ( ) 高温多雨的气候 可溶性岩石广布 昼夜温差大 地势低洼,易于积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岩石裸露的现象,故与当地的喀斯特地貌 ,强烈的流水侵蚀即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石漠化的主要形成原因。 该表所示我国不同地区 2010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问题。 【小题 1】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 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 D
4、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 【小题 2】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水热配合好 机械化水平高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和新疆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机械化水平高,投入的劳动力较少,劳动生产率最高。 【小题 2】从表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效率最低的是西北地区,最高的是东南地区。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并
5、掌握我国区域农业生产概况。 山西是我国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表示的是山西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小题 2】属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措施的是 ( ) 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辅以公路建设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发展炼焦业 A B C D 【小题 3】珠江三角洲要购进山西优质动力煤,最理想的运输线路是 ( ) A石太线、京广线 B大秦线、海运 C焦作一兖州一日照线、海运 D太焦线、焦板线、京广线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6、 【小题 1】图示纵坐标直接反映该地区的产量上升。 【小题 2】由于山西省的能源外运能力不足,故缓解措施主要从改善交通,并通过煤变电和加强煤炭的深加工和煤化工工业,缓解运输压力。故选 D项。 【小题 3】山西煤炭资源运到南方地区主要采取海陆联运。山西大同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故大秦线和海运最为理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基地建设。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抓住图示提取有效信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的概况。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小题 2】图示区域中,
7、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丙和乙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地区为东北地区,该地区的粮食商品率高,主要得益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而太湖平原人多地少。 【小题 2】图示甲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为草原地区,故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乙位于东北平原,为主要的种植业地区;丙位于小兴安岭北部,为我国主要的林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本题还可结合甲乙丙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试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 A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B土
8、地沙化 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 D建设用地过多 【小题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 A良好的区 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小题 4】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 “三来一补 ”起步的。 “三来一补 ”是指( )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
9、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地区为珠三角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导致了非农业用地占有大量农业用地。 【小题 2】要注意题目问的是国内背景,而不是国际背景,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 【小题 3】珠三角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加速 了人口向城市集中;从而城市地域规模迅速扩大。 【小题 4】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 易,而不包括来人指导和进口贸易。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区域工业化与城
10、市化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我国珠三角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概况,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曲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表示省会城市 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 ) 【小题 2】积温值 A地高于 E地,主要是因为 ( ) 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距冬季风源地远 纬度低,是温带 为山地背风坡 A B C D 【小题 3】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 A冬小麦、玉米、大豆 B春小麦、玉米、甜菜 C甜菜、大豆、花生 D玉米、高粱、甘蔗 【小题 4】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 A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 B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
11、首位 C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 D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作物一年一熟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4】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周边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判断,该省会城市是哈尔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且降水量主要集中于 7、 8月,故与 D图符合。 【小题 2】直接结合图示, A 位于河谷,故受冬季风影响小,且结合海陆位置,A距离冬季风源地远,故积温较 E处高。 【小题 3】结合地理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为中温带地区,故冬小麦、花生、甘蔗不符合该地区种植。 【小题 4】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故 A
12、错误;东北平原的小麦为春小麦, B错误;东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为湿润地区, C错误;东北平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但由于纬度高,故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 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我国区域概况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读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小题 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
13、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主要围绕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小题 2】 田纳西河流量较大,且终年无冰期,故河流航运价值较高, A 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冬春季节,故 B错误;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通航里程较长, C错误;田纳西河流域铁、磷、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利于流域的综合开发,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省 长春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