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831-2013 仿古唐三彩.pdf
《DB41 T 831-2013 仿古唐三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831-2013 仿古唐三彩.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8312013 仿古唐三彩 2013 - 09 - 05发布 2013 - 11 - 0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8312013 I 前 言 仿古唐三彩是根据出土的唐代彩色釉陶实物仿制出来的三彩艺术品,其烧制技艺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使这一传统工艺得到有序传承和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唐三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唐三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九朝文物复制
2、品有限公司、洛阳唐三彩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高水旺、刘延庆、王宝民、高顺旺、杨建勋、张舰、田申申。 DB41/T 8312013 1 仿古唐三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仿古唐三彩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出土的唐代三彩实物仿制出来的唐三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03 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 GB/T 5000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 1634 唐
3、三彩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03、GB/T 5000、QB/T 16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仿古唐三彩 根据出土的唐代三彩实物仿制出来的三彩艺术品。 3.2 精仿类 采用传统工艺,按照出土的唐三彩烧制的仿古产品(包括雕塑品、器皿)。 3.3 普仿类 采用传统工艺,按照出土的唐三彩风格烧制的唐三彩仿古产品(包括雕塑品、器皿)。 3.4 变形 产品在烧制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3.5 落渣、疙瘩 DB41/T 8312013 2 产品表面的不平整物。 3.6 阴裂 釉面下层胎体的裂痕。 3.7 磕碰 产品在生产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残缺。 3.8 釉面擦伤 产品在生产和
4、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划痕。 3.9 溶洞 贯穿于产品的釉面和胎体的孔洞。 3.10 毛孔 产品釉面出现的孔洞。 3.11 铁斑 产品釉面呈现的黑褐色斑块。 4 产品分类 4.1 按产品的仿真程度分为精仿类和普仿类。 4.2 按产品的高度分为小、中、大、特四种,见表1。 表1 规格,mm 小型 中型 大型 特型 200 200450 451800 800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质量 DB41/T 8312013 3 产品造型美观,线条纹路粗细均匀流畅,花饰、纹样清晰,釉色应具有唐三彩熔融、流动、光润的特色,且开片细小均匀,片边微微上翘。在整体外观质量上,精仿类与出土唐三彩一致,普仿类与出土唐三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831-2013 仿古唐三彩 831 2013 仿古 唐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