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030-2015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41 T 1030-2015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030-2015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302015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ntegrated technical regulation to control the cereal cyst nematode of wheat 2015 - 03 - 02发布 2015 - 06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103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洪连、袁虹霞、王振跃、邢小萍
2、、代君丽、孙炳剑、施艳。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吕国强、王燕、吴营昌、沙广乐、王朝阳、张洁。 DB41/T 10302015 1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和防治 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小麦孢囊线虫病 cereal cyst nematode of wheat 又称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指禾谷孢囊线虫侵染小麦根部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害。主要表现为 麦苗生长不良,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不分蘖或分蘖少,根系产生数量不等的须根团; 抽穗后拔出根部常见白色雌虫。 3.2 禾谷孢囊线虫 cereal cyst nematode (CCN) 为害禾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的一类根系内寄生线虫。属于动物界(Animalia )、线虫 门(Nematoda ) 、侧尾腺纲(Secernentea )、垫刃目(Tyle nchida) 、异皮科(Heteroderidae )、异皮线
4、虫属( Heterodera)。包括燕麦孢囊线虫 (H. avenae)、菲利普孢囊线虫 (H. filipjevi)、大麦孢囊线虫( H. hordicalis)、麦类孢囊线虫( H. latipons)等 10多个种。我国目前已发现燕麦孢囊线虫和菲利普孢囊线虫两个种 ,其中 燕麦孢囊线虫为优势种。 3.3 病田 infected field with cereal cyst nematode 发生小麦孢囊线虫 病的田块 。 3.3.1 轻病田 slightly infected field 土壤禾谷孢囊线虫卵密度10个 /g土的病田。 3.3.2 重病田 seriously infecte
5、d field 土壤禾谷孢囊线虫卵密度 10个/g 土的病田。 DB41/T 10302015 2 3.4 土壤镇压 soil repression 用镇压器等对土壤表土或幼苗进行磙压的作业措施,可分为 播前镇压、播后镇压和苗期镇压。 3.5 防治指标 control threshold 病原线虫种群增加到造成小麦产量显著损失而必须进行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 3.6 卵密度 egg density 单位土壤中禾谷孢囊线虫卵的含量,常用个卵 /g土表示。 4 防治原则 遵循“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根据各地小麦生产实际,采取经济、有效、安全的防治策略,以抗(耐)病品种利用为主导,以
6、农业防治为基础,同时辅以必要的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药剂防治方面以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为主,减少高毒农药的使用。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5 防治措施 5.1 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对孢囊线虫病抗(耐)性较好的小麦丰产品种,重病田应避免种植高感品种(参见附录 A中A.4.3.4)。 5.2 农业防治 5.2.1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重病田不宜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如必须进行秸秆还田时,应在玉米收获时将秸秆充分粉碎并进行深耕细耙。 病田应适量 增施有机肥、氮肥和磷肥,控制钾肥用量。轻病田可在原施肥量的基础上增施氮肥和磷肥10% 15% ,重病田可增施 20%30% 的氮肥和磷肥
7、。底肥选用磷酸二铵或低钾复合肥,追肥可选用尿素或磷酸二铵。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2 的要求。 5.2.2 适当增加播种量 病田应适当增加播种量。轻病田比正常播量增加10%20% ,重病田应增加 20%30% 。 5.2.3 播后镇压 可以采用播种机加挂镇压轮进行土壤 镇压,也可播后用石磙 或 铁磙进行镇压。 5.2.4 播后灌水 播种后如土壤疏松、墒情较差时应及时灌水。 5.2.5 合理轮作 重病田可与油菜、花生、 水稻、蔬菜、中药材等非寄主作物实行2 3年轮作 倒茬。 DB41/T 10302015 3 5.2.6 加强田间管理 病田应加强田间管理,出苗较差地块应及时补种;小麦生长期
8、特别是苗期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灌水;返青期肥力不足地块应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 5.3 化学防治 5.3.1 防治指标 播种前应进行小麦孢囊线虫卵密度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B 。肥力较差的旱薄地土壤中卵密度大于5个/g 土应进行药剂防治,肥力较好的水浇田卵密度大于 10个 /g土时 应进行药剂防治。 5.3.2 种子包衣 播种前用含有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小麦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每10kg 种子药剂有效成分不低于16g ,包衣后晾干即可播种。 5.3.3 土壤处理 重病田可用 10%灭线磷颗粒剂或 0.5%阿维菌素颗粒剂 45 kg/hm2进行土壤处理。如果播前未进行杀线剂土壤或
9、种子处理,苗期发病地块也可用 10%灭线磷颗粒剂或 0.5%阿维菌素颗粒剂 60 kg/hm2 75 kg/hm25.4 生物防治 进行沟施并浇水。 可选用 50亿活孢子 /g的球孢白僵菌菌剂或 5亿活孢子 /g淡紫拟青霉菌剂,30 kg/hm245 kg/hm2拌种,或整地时 45 kg75 kg/hm2 拌土撒施。 DB41/T 10302015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诊断方法及发生规律 A.1 小麦孢囊线虫病分布和危害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土传根部病害,现已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030-2015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030 2015 小麦 孢囊 线虫病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