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问题。 【小题 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小题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读图完成第问题。 【小题 1】图中 M所示河流,应是( ) A莱茵河 B多瑙河 C第聂伯河 D密西西比河 【小题 2】该河流域所处的地形区,应为( ) A西西伯利亚
2、平原 B东欧平原 C波德平原 D西欧平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示两区域 ( ) A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小题 2】两区域气候 ( )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第一幅图是尼罗河三角洲,第二幅图是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平原。河口三角洲都是流水的堆积地貌。选择 B项。 【小题 2】第一幅图是地中
3、海气候,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方交替控制;第二幅图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原因是冬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图为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甜菜 C棉花 D小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河流由双汛期的特征,在我国 的东北地区,3-4月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汛; 7-8月夏季风降水丰富形成夏汛。 【小题 2】本题考查农业分布的地域性。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选择
4、 B项。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吉林省的地形特征是 ( )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平原面积大,山脉呈南北走向 C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 2】关于吉林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长白山区,大力发展了畜牧业 B在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松花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 C依据不同区域的地形、水源等条件,发展了种植业、林业、渔业等 D利用其优越的气候、地形条件,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吉林省东部位于长白山,海拔高;西部是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所以吉林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选择 D项。 【小题 2】本着因地
5、制宜的原则,一般平原地区从事种植业;山区从事林业;西部高原从事畜牧业。符合的是 C项。 读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表:我国四省区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 %)和人均 GDP(元)统计数据 【小题 1】表中 四省(区)依次是( ) A川、晋、内蒙古、辽 B辽、晋、川、内蒙古 C川、辽、晋、内蒙古 D辽、川、内蒙古、晋 【小题 2】表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 GDP 的关系是( ) A此阶段人均 GDP 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B城市化速度越快,人均 GDP 增长越多 C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 GDP 增长越多 D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 GDP 增长 【小题 3】制约 省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
6、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C农业类型及农作物产量 D海拔高度及耕地面积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1】根据各省的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均 GDP 分析可知,符合的是A项。 【小题 2】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城市化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符合的是 D项。 【小题 3】 省是内蒙古,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该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资源 的数量和分布。选择 B项。 图为我国两城市及其之间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 、 、 、 依次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 A乌鲁木齐、河西走廊、黄河
7、、福州 B包头、秦岭、大巴山、南宁 C酒泉、兰州、秦岭、广州 D拉萨、长江、黄河、北京 【小题 2】造成图中 、 两地降水量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处地势高, 处地势低 B 处为干旱地区, 处为湿润地区 C 处为背风坡, 处为迎风坡 D 处受夏季风影响弱, 处受夏季风影响强 【小题 3】 处所在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青稞 B黄麻 C甜菜 D水稻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我国降水量从西北到东南渐增,所以图中 、 、 、 地理位置是从西北到东南。选择 B项。 【小题 2】我国降水主要靠夏季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导致降水从
8、东南到西北递减,所以 在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在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选择 D项。 【小题 3】 在西北内陆地区,适合种植甜菜。选择 C项。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水资源丰富,近些年因开发利用不合理出现了许多问题。景德镇市位于鄱阳湖东部,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画青花、烧窑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 100万吨。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据此回答问题。 有关图示区域内水资源的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所产生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9、 A过度用水会使鄱阳湖水量和面积减小 B过度用水会减弱其对周边地下、地表径流的补给能力 C引水灌溉,增加湿地面积,可增强鄱阳湖调节气候的功能 D污染水体会减弱其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答案: C 读某地生态园区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功能区的对应,正确的是( ) 甲 居住区 乙 种植区 丙 水源区 丁 乳畜区 A B C D 【小题 2】对该生态园区的叙述有误的是( ) 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 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 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和肥料 不需要任何技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意可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西省 上高二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