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南通小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南通小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南通小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南通小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有丝分裂中, DNA复制发生在 A中期 B后期 C间期 D前期 答案: C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 A与 b B Y与 y C E与 E D f与 f 答案: B 基因型为 AaBb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 3种、 9种 B 3种、 16种 C 4种、 8种 D 4种、 9种 答案: D 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eeFf,这些基因位于 5对同源染色体上,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 A 4种 B 8种 C 16种 D 32种 答案: B 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 AaBb的个
2、体产生的配子 A Aa B Aabb C Ab D AaBb 答案: C 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 ,但他的父母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 . 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 - 父亲 - 男孩 B祖母 - 父亲 - 男孩 C外祖父 - 母亲 - 男孩 D外祖母 - 母亲 - 男孩 答案: D 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答案: B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3、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 C联会时期 D四分体时期 答案: A 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是 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能够基本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 D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 C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A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和分离 B细胞质的分配是否均匀 C染色体复制次数是否相同 D细胞分裂次数是否相同 答案: B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F1出现性状分离 B
4、F2性状分离比为 3: 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1 答案: C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答案: B 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 A沃森和克里克 B孟德尔 C摩尔根 D薛定谔 答案: C 一对夫妇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问他们所生的儿子是色盲的概率是 A 1 B 1/2 C 1/4 D 1/8 答案: C 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C父亲色盲,女儿
5、可能是色盲 D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一定不色盲 答案: D 某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出现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的现象,则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A常染色体上 B X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性染色体上 答案: B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 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 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针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 实验工具较先进。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 A AaAA B AAAA C AaAa D Aaaa 答案: D 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C分裂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 南通 小海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