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北京西城区(南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都是旅游资源 B人文景观都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C文物古迹在建造之初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D有吸引力,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答案: D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 MN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是两种不同植被的分界线 【小题 2】关于甲地地形区的正确叙述是 A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B是河流冲积而成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C是欧洲波罗的海南岸的中欧平原 D是欧洲国家中面积
2、最大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小题 3】图示国家是世界粮食出口国之一,但出口量不稳的原因是 A人多耕地少,政策限制大量出口 B大量粮食用作饲料发展畜牧业 C纬度高,热量不足,粮食产量不稳 D地处高纬,水源短缺,冬季断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表 1为我国北纬 35 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表 l: 地点 年降水量( 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 -8.5 -6.6 -1.2 -0.9 七月平均气温( ) 27.4 23.5 23.9 23.6 【小题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
3、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小题 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 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 两地位于季风区 D 、 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小题 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以水田农业为主 D 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图中的 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岷江 额尔齐斯河 松花江 海河 B 大渡河 塔里木河 淮河 辽河 C 岷江 塔里木河 松花江 辽河 D 雅砻江 额尔齐斯河
4、辽河 闽江 【小题 2】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 B 河流在一年中的 1、 2月份经常断流 C 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制度为二年三熟 D 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我国目前已有四座极地科考站:南极的长城站( 6213S, 5858W)、中山站( 6922S, 7623E)、昆仑站( 8025S, 7707E)以及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7855N, 1156E)。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表示我国南极昆仑站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我国四座极地科考站中,位于
5、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 【小题 3】南极考察队员们由中山站前往昆仑站,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强烈的东北风吹得人站立不稳 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如图是北纬 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时间上不一致 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小题 2】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是三
6、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C三地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三地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科迪勒拉山系 B 山地降水比 山地多 C 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D 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小题 2】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B两河流同期进入汛期 B. A河附近平原农业专业化程度高 C. 山脉西部沿海有暖流经过 D. B所在国家一年中七月均温最高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7、 如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答案: A 中新网 2011年 1月 3日电:今天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国总体的天气形势呈现出寒潮、暴雪、大雾 “三足鼎立 ”的特点,中央气象台 3日 6时继续发布寒潮、暴雪橙色警报以及大雾预报。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关于此次天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每年有春秋季两个高峰期 主要来自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通过西北路径和北方路径南下 在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 A B C D 【小题 2】该天气现象若发生在春秋季,往往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
8、气有 大风降温天气 扬沙、沙暴天气 暴雨洪涝天气 干旱天气 A B C D 【小题 3】我国很少受或受不到该天气过程影响的地区有 四川盆地 滇南谷地 海南岛 塔里木盆地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A 2010年热带风暴 “康森 ”于 7月 12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后加强为台风,横扫菲律宾后,于 7月 16日登陆海南岛,造成海南 2人死亡, 57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2.4亿元。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台风 “康森 ”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小题 2】读图,台风 “康森 ”的移动路径可能是 A B C D 【小题 3】受台风
9、“康森 ”的影响产生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洪涝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松毛虫带来的危害是 A林木枯死 B草原沙化 C棉花绝收 D水稻减产 答案: A 本题考查考查自然灾害。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昆虫。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食害松科、柏科。中国最早的记载见于 1530年广东龙川县志: “明嘉靖九年,大旱时连年发生,毛黑,食松叶尽而立枯,作茧松枝上,冬末乃化尽。 ”至今,松毛虫仍是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为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松毛虫虫害属于森林病虫害。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
10、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 A利用的永续性 B吸引的定向性 C季节的变化性 D空间的地域性 答案: C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有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 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反映旅游景观的 “春夏秋冬 ”变化。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如图为由花岗岩组成的黄山 “老翁采药 ”景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 “老翁采药 ”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 2】将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 “老翁 ”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风
11、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小题 3】正确观赏此景观的方法是 A精选特定点位 B把握观赏时机 C置身其中近看 D选择高处俯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我国 “三江并流 ”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地的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小题 2】下列选项中,属于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高山湖泊 火山锥 峡谷 冰川 地堑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北京的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北京 西城区 南区 下学 期期 质量 检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