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煤炭时期以石油为主要能源 B煤炭时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C后煤炭时期以水能为主要能源 D从长远看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答案: B 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正确的做法是 A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 , 以满足人类当前发展经济的需要 B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C为了保护环境 ,可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D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 ,要高度重
2、视对环境的保护 ,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答案: D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 1976年唐山大地震 D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答案: C 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 答案: B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林业火灾 C农业灾害 D洪涝、干旱 答案: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 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
3、相减的得数 答案: A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规律性 D警戒性 答案: C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的特点。规律性不是人口容量的特点。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与合理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答案: C 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句话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A相对性 B警
4、戒性 C合理性 D临界性 答案: D 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的特点。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句话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临界性。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 31 32题。 【小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 B C D 【小题 2】引发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读图,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引发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
5、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 A。 下列人口迁移因素中不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A文化教育 B家庭婚姻 C矿产资源 D宗教信仰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不属于社会文化因素。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下列地区有利于形成较大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 B荒漠地区的绿洲 C在大河入海处 D河流上游地区 答案: C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
6、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供水、水运、军事防卫三个方面,其中水运包含河流交汇处,河流航运的起讫点,河口位置等。所以在在大河入海处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城市。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 “唐人街 ”,这是因为 A收入不同 B知名度不同 C宗教团体占优势 D华人影响较大 答案: D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分化影响显著,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
7、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唐人街为特定的民族或种族形成的聚居区,其形成属于种族差别。区域内华人的影响较大。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开始于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答案: C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 18 20题。 【小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小题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小题 3】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黑龙江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