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名校联盟]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名校联盟 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每空 1分,共 6分)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 在第 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 mmol L-1) 连续 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同时第 8天至第 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等体积生理盐水 0 49 乙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0 025mmol四环素 6 51 丙组 中药制剂( 0 05g) 0 025mmol四环素 4 74 丁组 中药制
2、剂( 0 10g) 0 025mmol四环素 4 52 戊组 中药制剂( 0 15g) 0 025mmol四环素 4 10 (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 染液染色后加以判断。 ( 2)请拟定实验题目 (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 。上表实验结果可得出中药制剂对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增加量有 作用。 (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单独使用时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高 考 资 源 网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 3组小鼠,并编号。 步骤二:这 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 0.05g、0.10g、
3、0.15g的中药制剂共 11天。同时在第 8至 11天注射 ,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 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答案:( 1)苏丹 (或 “苏丹 ”) ( 2)探究中药制剂、四环素对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 3)四环素导致肝脏脂肪含量增加 降低 (或抑制 ) ( 4) 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甲 试题分析:( 1)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苏丹 (苏丹 )染液染成橘黄(红)色。 ( 2)根据提干内容可以推知,实验目的是:探究中药制剂、四环素对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小鼠分组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使不同组小鼠要同一性别个体与
4、总数目相同,因此应该将这些小鼠随机均分为 5 组,每组雌雄小鼠各 10 只。 ( 3)甲组和乙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注射四环素溶液,对照可说明四环素导致肝脏脂肪累积。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降低(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的累积量。 ( 4)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分组后,对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一定浓度梯度的中药制剂,共 11天。同时在第 8至 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避免无关变量不适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能力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
5、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冬季,利用温室生产蔬菜时,不利于提高蔬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调控昼夜温差 B阻止空气流通 C调控温室湿度 D补充人工光照 答案: B 试题分析:调控昼夜温差,白天适当提高温度,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夜晚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可以提高产量,故 A不合题意;温室内 CO2气体相对较少, CO2 是光合作用原料,阻止空气流通, CO2 随光合作用进行,含量下降,使光合速率降低,不利于提高产量,故 B 符合题意;蔬菜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故 C不符合题意;补充人工光照能够促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故 D不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
6、细胞呼吸的应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图甲为依据某植物夏季一昼 夜中 CO2的释放量和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图,图乙为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 bc段和 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时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B图乙中 H经 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 H与 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 C图甲中 C点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造成的 D图乙中 H经 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甲 bc段光合速率下降是中午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7、是午后光强下降,故 A错误;图乙中 H经 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 H与 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故 B错误;图甲中 C点出现的原因是中午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故 C错误;图乙中 H经 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 a、 b、 c)下催化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 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a、 b、 c
8、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bc B a、 b、 c表示 pH值,则 cba C a、 b、 c表示酶的浓度,则 abc D a、 b、 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 cba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若 a、 b、 c三个温度都在最适温度二次函数图像的左侧,则 abc,而高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降低,反应物的剩余量增加,则 cba; A错误。若 a、 b、 c三个温度都在最适温度二次函数图像的右侧,则 cba;而高于最适 PH时,酶的活性降低,反应物的剩余量增加,则cba ; B错误。在同一反应时间内, a中反应物的量最低, c中反应物的量最高,则可能是 a 中酶浓度高, c 中酶浓度低;
9、 C 正确。在适宜 PH 范围内,若 a、b、 c三个 PH都在最适 PH二次函数图像的右侧,则 cba,但如果 a、 b、 c三个 PH都在最适 PH二次函数图像的左侧时,则 abc; D错误。 考点:本题结合反应物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难题。 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 们( ) A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都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都含有 DNA和 RNA两种核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硝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破伤风杆菌是严格厌氧型生物,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
10、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但三者都能通过繁殖产生后代, A项错误;硝化细菌和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染色体,但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和染色体, B项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分裂的方式,硝化细菌和破伤风杆菌属于细菌,通过二分裂增加细胞数目,酵母菌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C项错误;三者都有细胞结构,故都含有 DNA和 RNA两种核酸,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013年 10月 7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 罗斯曼、兰迪 谢克曼和托马斯 祖德霍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 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1、。下列有关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C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 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共通过 5层膜结构 D特殊囊泡 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 答案: C 试题分析:囊泡膜属于生物膜,基本骨架也是磷脂双分子层,故 A正确。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的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调控的,故 B正确。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和细胞膜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不需要穿过膜结构,故 C错误。特殊囊泡即神经递质的释放可以在神经细胞
12、之间将信息以化学形式进行传递,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 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 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 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的 DNA, A 正确。叶绿体中的 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无 ATP的产生, 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 无氧呼吸的整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3、,且都产生了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 ATP, C错误。线粒体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有关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 D错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图 a、图 b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的模式图,图 b中的 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 a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 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 内溶液浓度有关 C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 中心是 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 a的细胞在图 b的放大倍数下,可以看到叶绿体,不可能是根尖细胞,所以
14、A错误;有液泡的细胞的吸水能力与液泡相关而 是液泡结构,所以 B正确;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而 是核仁结构,所以 C错误;植物细胞中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而图 b中 是叶绿体, 是高尔基体, 是线粒体, 是内质网, 是核膜,其不是细胞器,所以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及其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核酸中的五碳糖由 5个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B所有的细胞都含有脂质 C腺嘌呤核苷 (腺苷 )是构成 ATP、 RNA和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高温会使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其特定功能发生改
15、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核酸中的五碳糖由 5个碳原子形成的,环状结构由 4个碳和一个氧组成。 B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膜的组成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属于脂质类的物质。 C腺苷与一个磷酸基团组合形成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这是形成 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高温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不会断裂肽键。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将某种植物栽培于玻璃温室内,下图为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内一昼夜 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曲
16、线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 bf B g点与 a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更高 C de段 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的原因主要是 CO2供应不足 D bcd三点的 C3含量满足 c b, cd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当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植物净积累有机物,因此图中曲线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 bf段,故 A正确; g点 CO2浓度低于 a点,植物净积累有机物,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故 B正确; de段气孔关闭, 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 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故 C正确; bc段光照逐渐增强, H和 ATP增多, C3含量减少,即 c b;cd段
17、 CO2供应减少, C3含量减少,即 cd,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 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甲图中 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条件下比 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条件下大 C 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 d条件转变为 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
18、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 a、 b、 c、 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其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 a 的放大倍数最大, d 的放大倍数最小。 b 的放大倍数比 c 大,所以 b条件下比 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故 A错误; a的放大倍数比 d大,所以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条件下低,故 B错误; a的放大倍数最大,若转移到高倍镜之前,未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故 C正确;从低倍镜下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动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所以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是物像处于视野中央,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意
19、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右图为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细胞图,对此及其相关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则清晰可见 的内膜 B如果 处是蒸馏水,则该细胞更容易恢复正常状态 C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之中 D结构 与 是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结构 则与细胞壁形成相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为叶绿体,其内膜为亚显微结构,需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A错;如果 处是蒸馏水,则该细胞会吸水,更容易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恢复正常状态, B正确;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之中, C正确;
20、 .结构 为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 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是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机物中的化学能,结构 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相关, D正确。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识图能力、识记、思维能力。 三位科学家因 “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 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成果之一是通过构筑核糖体的三维模型显示不同的抗生素如何抑制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拯救生命。下图为核糖体作用的机制( AA 代表氨基酸)。下列有关核糖体和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
21、相应的蛋白质 B细菌体内的 共 20种 C细菌内只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D组成 的基本单位有 4种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 A错; 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共有 20 种, B正确;细菌内只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C 正确; 为 mRNA,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共有 4种, D正确。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细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识图能力、识记、思维能力。 右图表示某实验及其结果,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示中的水绵和细菌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D图示
22、中的水绵和细菌之间为寄生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水绵为真核生物,具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好氧细菌为原核生物,二者共有的细胞器为核数体, A正确;该实验是证明叶绿体功能的实验, B正确;二者进行的都是有氧呼吸, C正确;水绵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细菌生长不是寄生关系,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课本光合实验和生物代谢间的关系,较简单。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表现出质壁分离的复原,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下降,吸水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达到动态平衡 .;选 C. 考点
23、:质壁分离的复原。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 O2的吸收量和 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 XY=YZ,则在氧浓度为 a时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浓度为 a 时, XY YZ,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量相等,则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 联盟 2015 湖南省 衡阳市 第八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