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12月(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山西省山大附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12月(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大附中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12月(历史)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西省山大附中 2009-2010年度高三年级 12月(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历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 “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颂古非今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答案: D 在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开了诸多冲突。下列不属于此类冲突的是 A宋教仁案 B二次革命 C清帝退位 D护国运动 答案: C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 “中华 (民国
2、)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A B C D 答案: C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 “左 ”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 D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 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
3、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俄国胜利后中 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B C D 答案: A 1937、 1942年国民政 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 占工人总数比例 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 A “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不如说削弱中国抗御
4、外侮的力量。 ” B “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 C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 D “名为抗敌,实则破坏抗战 ”、 “ 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 答案: A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 “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 ”,这次 “大撤退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 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答案: D 毛泽 东在延
5、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答案: C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 ”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 “双十协定 ”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
6、全胜利 答案: D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 显错误,它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D 段 D DE 段 答案: D 20 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C马关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9
7、0年前,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四 ”精神。 “五四 ”精神的核心是 A反帝反封建 B爱国主义 C无产阶级革命 D科学主义 答案: B 1919年 6月 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 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 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 B 美国历史学
8、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B 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 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对此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清政府继续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和东南沿海地区
9、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力 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A B C D 答案: A 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世 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 “西方的挑战 ”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 “修约 ”,扩大市场 答案: D 洪秀全的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与孙中山提出的 “平均地权 ”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维护小农经济是其出发点 B都具有近代化色彩 C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是其主要内容 D其反对的对象都是封
10、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答案: D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材料中所指的 “中立党 ”和 “维新党 ”分别应该是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 答案: C 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 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11、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成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 “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 “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答案: B 1920年 ll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附中 2009 2010 年度 三年级 12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