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富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富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富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富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 “今夫天下之人,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法治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依据材料 “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 ” 可知,此思想家反对暴政,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故应是儒家的主张。分析选项, A是道家的主张; B是墨家的主张; C是儒家的主张,符合题意; D是法家的主张。所以应选 C。 考
2、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 “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做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 这反映出了卢梭 A主张天赋人权 B宣扬人民主权说 C肯定社会契约论 D承认古希腊奴隶制在当时的合理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卢梭的思想。从题干材料可知,卢梭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这种主张在卢梭看来是 “因果倒置了 ”。由此可见,卢梭是主张人人平等。所以应选 A。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的
3、思想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 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 ”引文中两部著作反映出的思想基础是 A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B人生来就是自 由和平等的 C再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D人类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注意时间 “1543年 ”,正是文艺复兴的高潮时期。依据所学,这两部著作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分析选项, A、 B、 C三项依次强调了社会契约、天赋人权和理性为核心,都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观点, D是人文主义
4、思想的体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艾赛亚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 “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 ”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 “日心说 ”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依据所学可知,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在 20世纪初;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基础。故排除 A、 C、 D三项,所以应选 B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5、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视业的发展。结合材料 “青少年 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可知,电影对青少年的各种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选项, C项符
6、合题意,所以应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业的发展 电影的影响 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安娜 卡列尼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现实主义的作品;向日葵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作。故 、 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与美术的繁荣 成就 1935年,希特勒以特有的救世主的口吻就某一历史事件发表言论,声称 “血的声音说出了有力的话 ”,欢迎 “持续了 15年的错误 ”结束,这事件是 A萨
7、尔区投票决定归属德国 B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开进莱茵区 D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凡尔赛条约。依据所学,经过激烈斗争, 1919 年,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萨尔煤矿有法国开采 15年, 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1935年,经过公民投票,萨尔区又重新归属了德国,材料正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所以应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换圣盾体系下的世界 巴黎和会 1928 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
8、非战公约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战公约。依据所学, 1928 年,美、德、英、法、日等 15国在法国巴黎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公约虽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但帝国主义列强又宣布各种 “保留条件 ”,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这充分表明了该公约的虚伪性。所以应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换圣盾体系下的世界 维护和平的尝试 阅读下图。该漫画的主题应当是 A讽刺 “三国同盟 ”的形成 B抨击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C反对意大利对埃
9、塞俄比亚的侵略 D揭露慕尼黑会议的阴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的历史背景。从漫画的内容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反映的是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其意图在于 “抨击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希特勒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 的是 A希特勒企图迷惑 “凡尔赛诸国 ”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
10、领导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的背景。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材料反映的是法西斯德国已反对苏联为借口以拉拢意、日,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迷惑英、法、美等国,进而达到反共反苏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分析选项, C项明显与题意不符,这是苏联自保,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苏德相互利用与妥协的结果。 所以应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下图漫画题为 “不会被传染! ”左边床上人说: “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
11、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漫画的心态左右了罗斯福政府在二战初期的欧洲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从题干材料闪电战瘟疫 ”可知,当时而二战已爆发,但欧洲列强依然推行绥靖政策,表明欧洲的严重危机列强没有清醒的认识,故 A、 C符合题意;依据所学及材料,左边床上的人应是与欧洲隔海相望的美国, “不会被传染! ”表明了其心态,故 C正确;当时美国虽没有被感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遭到法西斯的侵略,故 D错误。所以应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国家的态度 德
12、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 “不值得为波兰而战 ”,同时又发表声明说,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 有利于英国 ”。英国的考虑是 A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 D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国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绥靖政策。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前,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以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社会主义苏联。材料清楚地表明了英国的这一态度,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所以应选 A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绥靖政策 194
13、0年 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 “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 ”, “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租借法案。随着法西斯侵略的不断扩大,美国的利益逐渐受到损害,这也使其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 1939年修改中立法, 1941 年初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对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逐渐成为 “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 1941年 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 1942年 1月,中、苏、美、英
14、等 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所以应选 B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的政策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自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 ”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材料 “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自界的一切 ”强调以人为中心、让人按照
15、自己的意愿来 “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 ”。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所以应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影响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冲击了神灵的束缚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依据所学可知,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种主张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因此,其对个人主义思潮不起遏制作用,而起促进作用。故 D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
16、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砸烂公检法 ” “发展才是 硬道理 ”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依据所学, 1967年 8月 7日,谢富治发表讲话,提出 “砸烂公检法 ”的荒谬主张; 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 1958年提出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口号; 1956年,党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所以先后顺序是 ,故应选
17、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口号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 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A春秋战国 B唐朝 C隋朝 D汉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依据所学可知,汉代的时候,儒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将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新儒学。自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选拔考核人才的标准,社会上兴起了学习儒学的热潮,文官制度也由此逐渐建立起来。这与材料 “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 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 立起来 ”相一致。故应选 D。
18、 A项儒家思想还未确立统治地位; B、 C项都是在汉朝之后,与题意不合,应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新儒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 “反动 ”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 “自由 ”“平等 ”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间:明清时期。依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出现了李贽、黄宗羲、
19、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他们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本质上依然是儒家思想,是批判继承,而不是否定,更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 A、 B、 D三项, 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特点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 “黄氏 (黄宗羲 )之 ” 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 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 现代 不侔(同)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 现代 事物为尺度。 ”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 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C具有现代民本思
20、想 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材料主要阐述了黄宗羲的思想有对儒家思想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分析选项, A只是一个方面,不全面,应排除; B符合题意; C、 D表述错误。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黄宗羲思想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 “亡国 ”和 “亡天下 ”的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针对的是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 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 “民权 ”意识 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 富阳市 第二 中学 上期 第二次 质检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