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乐清市第三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浙江乐清市第三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浙江乐清市第三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浙江乐清市第三中学高一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07年 12月 25日讯,蒋家媳妇蒋方智怡计划将两蒋 (蒋介石和蒋经国 )移灵浙江奉化安葬,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蒋方智怡这种文化情结源自中国古代的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再认再现能力。叶落归根体现的是血缘关系这条纽带的连接作用,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宗法血缘的制度,所以 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
2、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 “海内皆臣 ”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通过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 人,践此万岁 ”可知是秦朝统一,所以 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统一和制度 “王沔(音 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及与材料联系能
3、力。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行政权力的史实。根据材料中 “参知政事 ”一语,可判定出此题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宰相制度 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 上窃君上之威重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取祸。 ”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明朝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 “皆上窃君上之威重 说明内阁只能听从于皇帝,没
4、有权利干涉皇帝,更无法制约皇权,所以 D项正确; B项: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说明内阁只能充当顾问的角色,但是内阁还是能够随皇帝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所以 B错; AC表述内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内阁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 “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意) ” ,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的程序: “ 接折 见面 述旨 过来 交发 ”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处只是起
5、了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一日日程包括了从接折到交发,中间没有决策的痕迹,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当台湾被日本割占的时候,浙江又有一座城市被迫开放,这座城市是 A杭州 B温州 C宁波 D苏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马关条约开放了苏州、杭州、重庆、沙市等,所以属于浙江的是杭州,所以 A正确。 考点: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马关条约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三元里抗英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6、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鸦片战争中的三元里抗英,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元里抗英 “ 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 !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 ”与这一场面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 由 “誓愿与战 ”“日人登岸,民必歼之
7、 ”等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日 本通过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台湾民众决心抗日的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在中国举行 12.13 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纪念日前夕, ( 2007 年 ) 12 月 8 日日本产经新闻 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 “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 ”。为驳斥这一观点,我们应该向世人拿出证明材料, 予以驳斥。这些材料应包括 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 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运用。上
8、述材料都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的感受,或当时留下的第一手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明 材料。所以 D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 ”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作战地点是在黄河,方式在敌后作战即游击战。只有 C符合;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9、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下图中人物是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将领: A张自忠 B彭德怀 C朱德 D李宗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读图能力。根据图片中台儿庄的信息,可知是徐州会战的台儿庄战役,当时是李宗仁,所以 D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台儿庄战役 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 A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的原子弹 B国民政府
10、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战斗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 D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 在正面战场英勇抵抗日军,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袭击日军,经过八年全民族的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A、 D项为外因,不起决定作用; B项说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根本原因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包括( ) 淞沪会战 百团大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A B C D 答
11、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包括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所以 B正确;百团大战 时间是 1940、 8-12此时是抗战相持阶段了。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初期四大会战 1937年 9月的一天,在陕西三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有一万多穿着灰军服、带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都换上了国民党的黄军服和黄军帽。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红军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抗日反蒋 B为了不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开赴 敌后 C国共两党再一次实现合作,共赴国难 D完全接受了蒋介石的要求,改编抗
12、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主动改变军队,将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党军队十八集团军,所以 C正确。 AB表述错误; D中完全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第二次国共合作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再认再现能力。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
13、予以决定,充分体现了政治上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所以 B正确。 A是宗法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统治的特点 据瓯越文化史记载,现在的温州市就是当时回浦县的东瓯乡,属会稽郡。下列对此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 会稽郡设有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 会稽郡最高长官由世袭产生 回浦县下设乡、里 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再认再现能力。本题考查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命,不再世袭,是流动的官员,所以 错误,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浙江 乐清市 第三中学 10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