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偃师高中北院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河南偃师高中北院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河南偃师高中北院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河南偃师高中北院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两汉时期, “钱 ”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 “孔方兄 ”,干宝以 “青蚨 ”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 “阿堵物 ”。这说明魏晋时期 ( )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体 C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其大意是从两晋时期起,钱的别称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且对它的称呼有褒有贬。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
2、念变革,故,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逐渐解体,项错误;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魏晋时期还没有出现市民文学,项排除。故,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经济的发展 两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表 1957 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
3、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从 1958年开始增长迅速,而农业则逐年下降;而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远远大于轻工业产值;总之,该时期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故, D首先排除;注意题干时间 “1957 1960年 ”,而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 1953 年的 “一五 ”计划, C 不符合该图表的时间范围 “1957 1960 年 ”,故排除;综上,正确答
4、案: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运动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 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早在 1980年就设立了四个 “经济特区 ”,与图表时间不相符,排除 A项;开放 14个 “沿海港口城市 ”是在 1984年,正是示意图中进出口总额迅连增长的原因,故选 B项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在 1990年,加人世贸蛆织是在 2
5、001年,CD均不符合示意图的时间要求,排除 C, D两项;综上,正确答案:选 B。 考 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 下图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后英国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曲线。图中消费品价格升至最高点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大陆的发现与殖民掠夺 B传统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消费品价格升至最高点时是 19世纪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正确答案:选 C; AB表述的时间不在 19世纪末,故,排除 AB;
6、D项,至 19世纪末,才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并未最终形成。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 “裙子经济 ”,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上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7、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准确概括归纳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 ”,“以 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上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即可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裙子变短。但这本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女性的要求在转变,工业革命促进了女性角色的转变, A符合题意。 BCD三项材料并未体现,错误,均排除。故,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诺斯认为, “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 ”。这里的 “结构变迁 ”主要指 ( ) A资本主义世界
8、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开展 C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化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准确解读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 ”可知, “结构变迁 ”涉及的是上层建筑,即政治体制构建。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英国 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符合题意;而 ABC三项均不正确;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 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关键信息 “对服装弹性需求 的动态消费的发展 ”, “工业革命的发端和蔓延 ”可知,推动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对市场扩大的需求,故 A 项符合题意。B、 D两项虽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表
10、述不完整,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合。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的 “革命因素 ”是指 ( ) A “价格革命 ”和 “商业革命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C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准确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表述,可知,发现美洲、绕过非洲航行、开辟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把美洲殖民化等
11、活动都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出现的, 而开辟新航路所引发的 “商业革命 ”和 “价格革命 ”则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 C;而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20世纪 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应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分析的能力。居民从城市中心迁至郊区是因为交
12、通工具的进步弥补了搬迁可能带来的诸多不便,即 A项表述。 B项不符合实际; C项与题干无关; 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 “( 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资条件的迅速恶化。 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 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 C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 D政
13、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可知,工业革命已经开展,排除 A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所述现象是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社会公平导致的结果,故 C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符合题意; B项说法绝对化 ,排除 ; D项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腐败问题 ,与题干无关。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 “公司 ”。对于这些 “公司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特权贸易公司
14、,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B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D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4-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等国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大型贸易公司是殖民扩张的重要组织,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有力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结合选项, A B C三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要求 “叙述不正确的是 ”不符,故不选。工业资本是工业革命开展过后的事情,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5、荷兰等国的殖民扩张 殖民公司 马克思认为, 16世纪的欧洲 “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导致这种结局的 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 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材料并得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封建地主阶级衰落,而资产阶级崛起。结合所学知识,16世纪,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 “价格革命 ”。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够买能力大不如以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
16、降;而资产阶级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高价出售产品,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故, D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D。 ABC三项不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价格革命 ”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其意思是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可知,这将
17、极大地推进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答案:选 C; A B两项的表述与早期城市化进程作用相反,不符合题意;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有人描述 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 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这说明 (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
18、力。根据材料信息 “19 世纪初的英国 ”,透露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 B 项内容,排除 B;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不是重工业, C项错误。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表述错误,与题干材料无关。综上,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发现: “(国富论)鼓励了美国革命,因为亚当 斯密说政府规章限制殖民地自由地制造或贸易,是 最明白不过的侵犯最神圣的人权 。自此,美国一直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家乡。 ”这说明美国 ( ) A启蒙思想影响经济制度类型 B经济理念
19、为政治制度奠基 C自由主义主导国家独立进程 D革命传统决定其经济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根据材料信息,题干主要强调的是 “美国一直是经济自由 主义的家乡 ”,即自由的经济制度,而原因就在于 “最明白不过的侵犯最神圣的人权 ”,即启蒙思想,故 A启蒙思想影响经济制度类型,符合题意;其余 BCD三项均与材料表述的意思无关。故,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某时期新华社通告: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 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 100多项是尖端技术,有 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
20、平。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 A一五计划实施极大地激发科研热情 B “左 ”倾错误波及到了科研领域 C “文革 ”动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改革开放推动了科学的春天到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据题干信息的 “左倾 ”可知,这是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运动时期,此时各行各业都在大刮浮夸风,大放 “卫星 ”,就连神圣的科学事业中也出现了吹牛皮、说大话的现象。此时,如果谁仍在强调实事求是,谁就会被认为是保守落后,就连一些科学家也卷进了放 “卫星 ”的行列,即 B “左 ”倾错误波及到了科研领域;故,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中
21、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运动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法币贬值; A项与题干无关;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生在抗战之前的 30年代,排除; D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与法币的关系不大,
22、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四大家族 ”与官僚资本主义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 1937年代作品,名为军权之下, “湖南第一纱厂 ”遭到了灭顶之灾。图中拳头代表了 ( ) A日本帝国主义 B美国帝国主义 C封建军阀势力 D官僚资本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并准确解读漫画等历史素材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时间点是 “1937年 ”,结合所学知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也不例外地遭受到沉重打击。可知,图中的拳头代表了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正确答案:选 A; BCD三项不正确。 考点:
23、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 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南北经济的差距在缩小,但此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南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河南 偃师 高中 北院高三 上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