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山西临汾市新华中学高三暑假补课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题干的大概意思是:分封制下层层分封之后,宗族的分支多了,分散在各处,难以统一,所以才制定宗法制度,用宗法
2、制度来维护各层次的政权。故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符合题意;而 AB两项与题意不相关; C项表述错误,被分封的有同姓亲族,也有功臣和姻亲。综上,均排除 ABC,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宗法制 20世纪 70年代苏联生产的家电新产品质量非常低劣,电视机爆炸的事件经常发生,以至当时人开玩笑说: “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该送给敌人。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苏联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B “斯大林模式 ”存在严重弊端 C苏联忽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科技水平低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3、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考查的是苏联 20世纪 70年的经济相关状况。当时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最为根本的,即 “斯大林模式 ”。在这种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对产品质量漠不关心,所以,才导致题干所述现象的出现。故,正确答案:选 B;而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故排除 AC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009年全球经济 “老大 ”美国频频出手, 3月 18日美联储决定要撸起袖子印上万亿美元钞票,来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相关债券,接着财政部启动万亿美元“有毒资产
4、”收购计划,市场上美元贬值预期升温, 并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世界出现 “连锁反应 ”主要是源自于 (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罗马条约 D布雷顿森林协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使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其特点就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正是题干信息世界出现 “连锁反应 ”的根源所在,故,正确答案:选 D。 ABC 均不正确。 考点:二战 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
5、建立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 A提倡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 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关键信息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 ”,先秦时期儒家倡导“仁 ”、 “仁政 ”、 “为政以德 ”、 “民贵君轻 ”等,正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思想,故 A正确。提倡个体解放是明清时期思想家的主张, 维护平民利益体现了罗马法的特点,故 B、 C错误; D倡导君主专制,与史实不向符合。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
6、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感觉即知识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知识即美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看出,是在强调第一次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从智者学派开始的。普罗塔戈拉提出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故 A人是万物的尺度,符合题意;其余 BCD三项表述错误或不符合题
7、意。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爆炸 )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 ”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唐末宋初 B春秋战国 C 商周 D元末明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爆炸 )声如雷霆 ”等,可知,材料上描述的是火药造成的影响,此题考查的是火药用于军事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末宋初,故,正确答案:选 A。其余 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火药 中华文明一直
8、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 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 发展完备了 “天朝 ”对外体制。这一 “对外体制 ”( ) A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 ”、 “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 ”、 “发展完备了 “天朝 ”对外体制 ”等,可以解读出,此题主要
9、在考查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理解。结合选项,这一“对外体制 ”产生了消极影响, A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符合题意。B说法绝对; C说法错误; D与题干表述无关。综上,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向西方学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孙中山 (1866 1925)在回忆录中说: “28岁那年,我就与 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 ”孙中山 “28岁那年 ”的主要行动是 ( )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成立兴中会,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
10、戌变法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 “孙中山 (1866 1925)”、 “28岁那年 ”、 “成立起革命团体 ”等,可知,孙中山出生于 1866年, 28岁那年应是 1894年,他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因此, C成立兴中会,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 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毛泽东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海外流传。在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她于 1928年
11、写成中国大众一书,对毛泽东著作部分内容做了简介。这本书内容不会包括( ) A介绍了湖南农民运动情况 B有关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情况 C遵义会议的情况 D有关湘赣边区的状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28年 ”,美国记者 1928年写成的中国大众 ,可知,书中涉及的内容肯定发生在 1928年以前。结合选项分析: A、 B、 D三项均发生于 19271928年; C遵义会议的情况,发生于 1935年 1月,故 C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
12、领域的大师勒内 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 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是 ( )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 ”、 “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 ”、 “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判断,材料内容体现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故,正确答案:选 C;而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
13、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 ) A西南抗旱第一线共产党员为孤寡老人扛水吃 B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 C访问小说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 D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电视艺术诞生于 20世纪 30年代, 20世纪 50 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起来。而 C访问小说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电视还未出现,因此,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
14、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的发展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 “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的 ( ) A企业国有政策 B余粮收集制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其余粮食无条件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正确答案:选 B。
15、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 “衣食 ”篇中提出, “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 的观点是 (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可知,作者认为中国当时崇尚西装 ,只是一时的风气 ,不会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
16、,中国的服饰仍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故,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 B; 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 会习俗的变化 服饰的变化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 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 A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B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基督教的
17、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 ”、 “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 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 ”等,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传播基督教与开辟新航路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宗教只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而非主要目的,故, B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符合题意;而 ACD三项表述错误或与题干意思无关。综上,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 (上古篇 )中写道: “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 封建帝国 ,维持了约七百年 ”。与这里的 “封建帝国 ”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皇帝制度 D分封制 答案: D
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维持了约七百年 ”、 “武王、周公 ”等,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封建 ”即 “封邦建国 ”,因此 D符合题意。 A项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制度; B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利继承制度; C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制度。故 ,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 (公元前 13年 )前后的东海郡 “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材料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 A “推恩令 ”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B
19、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 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 D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该题考查西汉的地方管理制度。西汉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的政治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度,侯国是分封制的结果,郡下包括县、邑、侯国,说明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即 D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题意;故,正确 ABC答案:选 D;而 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承秦制 西汉 “郡国并行 ”制 有人说: “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20、( ) 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议会制度逐步完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史实,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在传承中创新 ” ,结合所学知识,选项分析 A. 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不符合题意 “在传承中创新 ”; B. 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不属于政治智慧范畴; C. 共和制度建立起来,说法错误,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D. 议会制度逐步完善,符合题干的要求。综上,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导游带领一
21、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 “起初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取得了 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 领事裁判权 ;后来 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再现所学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 息,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出自 1858年的天津条约 ; 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出自 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 各
22、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出自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出自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所以,符合历史事实发先后生顺序的是 ,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列强侵华 列强侵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台基厂街改名为 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 ),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
23、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题目中涉及的是北京的东交民巷,这是在辛丑条约里面的内容,该条约是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901年签订的,所以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选 C;而 AB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药发表于 1919年 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 “二十多岁 ”、 “驼背少爷 ”,还是年长的 “花白胡子 ”都对夏瑜在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西 临汾市 新华 中学 暑假 补课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