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 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主要是论述了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王权演变的情况,从题干
2、中 “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 ”“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的信息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故 C项正确;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西周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排除项;夏商周时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权专制,故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 统方式无法化解 20世纪 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B经济体制改革
3、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关键信息的是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无法化解 20世纪 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强调经济的全球化对东欧和苏联的影响,故 A 项正确; BD 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外部环境是外因,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影响,但不能说起到了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0世纪 7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过去过分注重需求而忽视供给的政策倾向,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停
4、留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B扩大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C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的积极性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 知识的能力,题干中 “过分注重需求 ”属于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属于供给学派的思想, A、B、 D三项都属与凯恩斯主义的表现,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供给学派指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刺激因素,其中财政政策最为重要,故C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 “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
5、: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 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 ”这首网络诗歌赞扬了 A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 B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C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 ”的信息可知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解决了历史的遗留问题,故 A 项正确; B、 C、 D 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意义 面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 “我们不可能在太平洋方面奉行孤立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干些什么都装作看不见:而要采取强硬的反孤立主义的立场,对付共产党在欧洲方面的威胁。 ”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与美国对立、斗争的政策 B意识形态分歧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C美国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D新中国拒绝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谈判、交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对中国共产党干些什么都装作看不 见:而要采取强硬的反孤立主义的立场,对付共产党在欧洲方面的威胁 ”的信息可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美国实行
7、孤立中国的政策,故 B项正确;题干中反映的是美国对华政策,没有提及中国的对策,故 A、 D 项错误;由材料中 “面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知,题干强调的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冷战主要是欧 洲,故 C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50年代的中美关系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 “社会动荡 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 民主制度。 ”关于 “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 ”的本质认识是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D
8、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 主制度是指 1875年宪法以一票共和的方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时期的必然结果,故 D项正确; A、 B、 C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宪法 梁启超说 “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B西
9、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C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 ”“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 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的信息可知,梁启超批评了李鸿章以夷制夷的策略,故 C项正确; A、 B、 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 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与商业发育较早,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与商
10、业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政治体制的制约 B官营企业的排挤、打击 C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D重农抑商思想的盛行 答 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市与商业发展受阻 的原因是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传统社会体制的约束根源于自然经济的 主导地位,因此 C项正确; A、 D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 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的发展 小农经济 北宋学者李靓著常语三卷,对孟子极力贬斥。他提出:孔子之道是君君臣臣,孟子之道是皆可以为君,因而造成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他从抛弃
11、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宋儒自称 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北宋时期破旧立新的学风形成 为适应社会需要学者提出新见解 学者为陷入困境的儒学开拓了新路 随着经济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 理学创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 “抛弃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 宋儒自称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 ”的信息,结合北宋理学的诞生,可知 正确;理学不属于市民 文化,它的诞生与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没有关系,故 错误,排除;因此答案:为 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兴起的背景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
12、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 “工业革命 ”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下列对 “社会变革 ”理解准确的是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 C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D重商主义被自由主义取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技术变革即生产技术的革新,社会变革即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C、 D 都从属于 B 项,故 B 项正确;A项是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实现正真结合,故 A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二铜表法之监护法第九条:属于(死者对他人)债务要求的财产
13、,直接地(即不经任何法律手续地)按其遗产份额在共同继承人间分配之。这一规定说明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罗马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罗马法包含私权法 D罗马 法是体系最完善的法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债务 ”,可知十二铜表法强调了债务必须归还,这体现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故 B项正确; A、 C、 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孟子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 A实现社会和谐 B巩固统治者地位
14、C强调民本思想 D促进儒学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孟子和荀子都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已经掌握政权,孟子和孟子的民本思想实质上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故 B项正确; A、 C、 D三项都不是其根本出发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荀子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先后下令实施 “火箭行动 ”计划和 “滚雷 ”计划,对北越进行持续轰炸,派遣 3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作战,美国地面部队开始大规模进入越 南南方作战。越南战争
15、由 “特种战争 ”扩大为 “局部战争 ”。 在出兵援越的策略上,中国以派出防空、铁道、国防工程、筑路等支援部队形式介入战争,而且不公开宣布,并将支援部队的军事行动限制在越南北方。至1968年 3月止,中国先后入越的部队共 23个支队 32万余人,其中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而美国明知中国在大规模援越,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军事任务,也不予公开点破。 三八线与十七度线 朝战和越战期间中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 ( 1)根据材料概括中美两国在越南问题上的不同表现。(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中国采取 “有限援越 ”和美国明知实情却不 “公开点破 ”的原因。( 9分) 答案: (
16、 1)美国: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中国:以后勤援助的形式介入,避免直接参战。( 6分) ( 2)中国:国内正准备集中力量开展文化大革命;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逐渐成为头号威胁;美国:吸取朝 鲜战争教训不愿意与中国直接为敌。( 9分) 试题分析:( 1)美国的表现依据材料中 “派遣 3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作战,美国地面部队开始大规模进入越南南方作战 ”的信息可归纳出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中国的表现依据材料中 “在出兵援越的策略上,中国以派出防空、铁道、国防工程、筑路等支援部队形式介入战争 ”的信息可概括出以后勤援助的形式介入,避免直接参战。 ( 2)从中国的国内形势、美苏争霸的国际局势以及朝鲜战争
17、的教训来分析即可,如中国国内正准备集中力量开展文化大革命,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逐渐成为头号威胁,美国吸取朝鲜战争教训不愿意与中国直接为敌。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74年 4月华盛顿说: “我先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 ” 此时,华盛顿还认为英国国王是有道明君,只要下情充分上达,英王就会支持正义,纠正内阁的错误。 不久,从英国传来消息,英王乔治三世在议会发表演说,要对北美殖民地按照 “暴乱 ”罪实施镇压,用血和火来回答大陆会议的 “致英王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 新乡 许昌 平顶山 三市高三 第三次 调研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