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有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有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 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有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常 年累月暗 度 陈仓一 蹴 ( c)而就 锲 ( q)而不舍 B 攻 城略地 凭 心而论鳞次 栉 ( ji)比 韬 ( to)光养晦 C 必 恭必敬 唉 声叹气 挑 ( tio)灯夜战色厉内 荏 ( rn) D不 甚 感激 惩 前毖后 掎 ( j)角之势 弹 ( tn)丸之地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 防微杜渐 ,坚决严肃依法查处,确保人
2、民群众利益。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 不翼而飞 ,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打假卫士方舟子发博文认为韩寒的三重门造假,为此,韩寒决心和方舟子 对簿公堂 ,正式起诉方舟子的代笔言论涉嫌侵权。 D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 抱薪救火 ,势必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答案: B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红楼梦中,晴雯因周瑞家的挑唆而被逐出大观园;回家后,晴雯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的当夜香消玉殒。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B白光、孔乙己都是控诉封建科举
3、制度罪恶的作品,但作者在白光中对醉心仕途、精神世界渺小而可鄙的陈士成作出了比对孔乙己更严厉的批评。 C老船夫从中寨人口中得知顺顺答应和王团总结亲后,当天就赶往城里一探究竟。顺顺对他的冷淡态度让他感到翠翠与傩送结合无望,回来后就一病不起。 D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多次描写马林鱼的巨大和鲨鱼的凶猛,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非比寻常,也是为了以此衬托老渔夫刚毅的形象。 E老葛朗台虽家财万贯却极其吝啬,住的是灰暗阴森、楼梯踏板都被虫蛀坏了的老房子,即使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也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 答案: A、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章太炎 张中行 提起章太
4、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 “自知 ”与 “他知 ”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 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 不过对于他的为人,我还是有所知的,这都是由文字中来。这文字,有不少是他自己写的,就是收在章氏丛书中的那些;也有不少是别人写的,其赫赫者如鲁迅先生所记。总的印象是:学问方面,深,奇;为人方面,正,强。学问精深,为人有正气,这是大醇。治学好奇,少数地方有意钻牛角尖,如著文好用
5、奇僻字,回避甲骨文之类;脾气强,有时近于迂,搞政治有时就难免轻信 :这是小疵。 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对于太炎先生,我当然是很钦佩的。 上天不负苦心人,是一九三二年吧,他来北京,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讲广论语骈枝,不记得为什么,我没有去听。据说那是过于专门的,有如阳春白雪,和者自然不能多。幸而终于要唱一次下里巴人,公开讲演。地点是北河沿北京大学第三院风雨操场,就是 “五四 ”时期囚禁学生的那个地方。我去听,因为是讲世事,谈己见,可以容几百人的会场,坐满了,不能捷足先登的只好站在窗外。老人满头白发,穿绸长衫,由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五六个人围绕着登上讲台。太炎先生个 子不高,双目有神,
6、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满口浙江余杭的家乡话,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由钱玄同用粉笔写在背后的黑板上。说话不改老脾气,诙谐而兼怒骂。现在只记得最后一句是: “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 !”其时是 “九一八 ”以后不久,大局步步退让的时候。话虽然以诙谐出之,意思却是沉痛的。 此后没有几年,太炎先生逝世了 (1936年 )。他没有看见 “七七 ”事变,更没有看见强敌的失败,应该说是怀着愤激和忧虑离开人间了。转眼将近半个世纪过去,有一天我去魏建功先生书房,看见书桌对面挂一 张字条,笔画苍劲,笔笔入纸,功力之深近于宋朝李西台 (建中 ),只是倔强而不流利。看下款
7、,章炳麟,原来是太炎先生所写,真可谓字如其人了。 【小题 1】结合全文,概括章太炎先生 “怪 ”的主要表现。( 6分) 【小题 2】文章第三段说 “一眚难掩大德,舍末逐本 ” ,章太炎先生的 “大德 ”之 “本 ” 是什么?作者写章太炎先生讲演,为什么又写马幼渔等弟子的行为?( 6分) 【小题 3】 “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 !”文中直接引用章太炎先生的原话有何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 自我评价与公认迥然不同; 治学好奇 ,有时有意钻牛角尖; 脾气倔强,有 时近于迂。 【小题 1】本:为人有正气;思想上忧虑国家前途与命运。( 2分) 以高徒相拥的恭敬衬托章太
8、炎先生的可敬人格( 2分);以成名弟子助其演讲衬托章太炎先生的高深学识( 2分)。 【小题 1】 表现章太炎先生说话 “诙谐而兼怒骂 ”的个性特点; 表现章太炎先生对时局的洞察和为国事而忧愤; 表达作者对章太炎先生的钦佩、缅怀之情。 【小题 1】章太炎先生 “怪 ”的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与公认迥然不同、治学好奇、脾气倔强,每点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大德 ”之 “本 ”指为人有正气;思想上忧虑国家前途与命运。 【小题 1】先分析原话本身表达的意思,再考虑这句话表现人物的情感,最后答作者对章太炎先生的钦佩、缅
9、怀之情,每点 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一个人的仪式 夏立君 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去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和陈子龙墓。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陈子龙和夏氏父子,尤其是少年夏完淳最令我难以释怀。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计划,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免掉解释的麻烦。 来到佘山镇广富林村,陈子龙墓就在湿地中间一块略高的台地上。一圈围墙围成一个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平,几块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高高的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一读那些碑文,心有不甘。村干部安慰我说:隔着门看看就行了,进去看也就
10、是那个样。 独立栅栏门外。我望了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注定要寂寞了。我打量着这道门,然后手脚并用,翻过了栅栏。这一回把该看清的都看清了。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 ,原路退出。 离开佘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 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开阔的田野中,守墓人打开门后就走了。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颇有蓊郁之像。父子俩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年了。 1645年(清顺治 2年) 9月 17日,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投水殉国。 1647年 9月 19日,夏完淳在南京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
11、刀抹其喉。父殉国时虚岁 50,子就义时虚岁 17,他们以近似宗教的虔诚先后献出自己的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唯一祭品。有人拿后来的民族融合的事 实来否定他们这类人的伟大,这是极麻木极浅薄极无聊的实用主义。 我盘桓良久,不忍离去。这里和陈子龙墓园一样,一片寂静,在我到来和离去的全过程中再没见到一个人。在碑前站好,垂手,阖眼,默哀,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仪式。 翠竹无声,香樟无语,它们似乎在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默哀进行了多长时间,我不知。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 我忽然悲从中来,禁不住张开喉咙,放声大哭
12、,热泪长流。 整个清代,对夏氏父子墓一直是保护的。乾隆时,还对这些抗清义 士予以表彰。满清统治者没有让自己陷于麻木状态。后来,极麻木的事竟让新时代的汉人做了。 1955年 4月,荡湾村民盗掘夏墓,打开夏允彝棺椁,掘出墓志铭一方、印章二枚、松江布数匹,还有折扇、扇坠等物,大多被村民分抢。极为宝贵的手稿一卷、线装书十余册,当场损毁! 又回到小昆山镇驻地。忽见一个路标,指明前方是 “二陆读书台遗址 ”。二陆是谁?晋代才子陆机、陆云兄弟?经询问,果然是。二陆是小昆山人,当地与他们有关的景点有多处,都是热闹的地方。才子到底比英雄可爱。我是奔英雄而来的,就不到才子那里凑热闹了。 忽然又想到夏氏墓园里 的那
13、些鸡鸭。守墓人在墓园里养了不少鸡鸭,它们在坟茔背面的丛林里组成一个鸡鸭帝国。我的突然而至的哭声,那些鸡鸭该听得最为真切,不知吓着了它们没有?我痛哭的时侯,忘了天地宇宙,也忘了这个鸡鸭帝国。对英雄来讲,它们倒的确是麻木的。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6分) 【小题 2】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默哀时的场景,请简析其表现特色。( 4分) 【小题 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其中的三处。( 4分) 【小题 4】本文以 “一个人的仪式 ”为题,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 6分) 答案: 【小题 1】( 6分)交代我独自绕道上海拜谒两处墓地的原因( 2
14、分),暗示题旨( 1分),设置悬念( 1分),引出下文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 1分);并和下文写墓园的 “寂静 ”、无人来访相照应(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从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 1分),营造了凄清、肃穆的氛围( 1分),表达了内心悲抑、孤寂的感受。(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4分) 作者对夏氏父子、陈子龙的崇敬仰慕和人们对英雄的不了解不熟悉; 清代对夏氏父子墓的保护和当代荡湾村民 盗掘墓穴、损毁文物; 英雄之墓的冷清和才子之墓的热闹。 【小题 1】 作者用 “站好、垂手、阖眼、默哀 ”这样简单而肃穆的一个人的
15、仪式,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肯定、对英雄精神的赞扬; 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为无人拜谒英雄而痛心、为人们漠视英雄而悲伤; 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追逐经济效益、追逐热闹的行为的否定和批判; “一个人的仪式 ”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如何准确公正地认识、评价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 【小题 1】 【小题 1】此题第一段交代事件的起因,引出下文 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与下文写墓园的 “寂静 ”、无人来访相照应。考查简析画线部分的表现特色,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从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目的是,表达了内心悲抑、孤寂。 【小题 1】此处
16、考查对比的概括,共有三组对比,答对一组, 1 分;三组, 4 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 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每点 2分,答对三点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梅圃君
17、家传 清姚鼐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 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
18、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 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 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 望为浙江巡抚。 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 ,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 望在官卒以贪败。 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 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
19、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敢任烦 剧 剧:繁重 B君力督工修复旧 制 制:式样 C力争无少 逊 逊:谦逊 D为相 知 之家作家传知:交好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的一组是( 3分) 民失其利,君修复之 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 君素闻,疾之 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 君卒后,家贫甚 A B C D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苏中 三市高三 第二次 调研 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