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邢台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北省邢台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北省邢台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北省邢台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 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 “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 “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 ”、 “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是说分封制不利于
2、国家的统一,而 “县邑也,则不然 ”、“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则是说县邑制有利于政令出于一处,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的优点 下面是 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 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七个时代 科学在西方的复兴 从科学 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 从印刷术的发明 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 “人 ”自己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
3、交流不断融合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把人类精神进步的第八个时代称作 “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结合1795年这个时间,可知作者是在弘扬当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故选 D。 A的说法不正确, BC说法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材料本意,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 ”,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 “荷兰金融 ”,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 “英国金融 ”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这个变迁过
4、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A发端于新航路开辟 B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 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 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 “北意大利金融 ”、以 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 “荷兰金融 ”、以伦敦为中心的 “英国金融 ”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应该分别是各个国家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的时候,故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
5、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 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
6、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D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说明经过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议会制度解决了,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柏拉图曾说: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 削弱 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
7、为雅典民主制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的是在雅典民主之下,领袖人物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靠人民的喜好而成为领导,所以他们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必须要取悦于人民,这是民主制度弊端的体现,故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从 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 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 633亿元,比 1982年增长了 11 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 121亿元,比 1982年增长 28 2%,利改税初步取
8、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实际上中国政府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供粮,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据此推论合理
9、的是 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粮食自给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美国经济出现 “滞胀 ”,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显示的是 1961年中美关系的史实,而这时中国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不存在了,而是变成了人民公社,故 A错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 1972年,故排除 B;美国经济出现 “滞涨 ”是在 1973年的经济危机发生之后,故排除 C;应该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 60年代的中美关系 1959年 3月,台湾当局 “外交部 ”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 “红色中国 ”或
10、“共产党中国 ”为 “中共政权 ”;提到自己时,将 “自由中国 ”改称 “中华民国 ”。这反映出台湾当局 A坚持 “一个中国 ”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对 “一国两制 ”原则的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台湾当局改称 “红色中国 ”或 “共产党中国 ”为 “中共政权 ”,而将 “自由中国 ”改称 “中华民国 ”,明显看出这是坚持 “一个中国 ”的立场,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个中国 ”的立场 1935年 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 “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 ”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 ”的演
11、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 “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 ”的思想,肯定的闸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蒋介石的演讲反映出当时 A全面抗战开始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述时间是 1935年 10月初,当时已经发生了华北事变,蒋介石的演讲提到了四川 “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 ”,闸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说明当时蒋介石在做抗日的谋划,所以应该选择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12、为主要矛盾 观察下表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据张一凡 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国别 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 美国 竹的本体、切株及种子,草棉植物,各种白松醋粟,小麦,玉米,甜粟,芦粟,柑桔,马铃薯,山药,水稻植物,香蕉,甘蔗 德国 葡萄,苗木,各种双子叶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比利时 葡萄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瑞典 活榆树科植物 加拿大 五叶,醋粟,桃金娘,锯粟,伏牛花 墨西哥 一切种子 日本 新鲜胡瓜、西瓜、南瓜以及其他葫芦科植物,番茄、菜豆等咖啡植物及种子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
13、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出处 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和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可以推知这是在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发生的,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冲击 北宋苏洵在田制中指出: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 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 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雇佣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是指 “耕者(农民) ”租种 “富民(地主) ”的
14、土地,最终是地主得到收入的一半,而农民得到收入的一半,所以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 ”,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租佃式经营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不但帮助朝鲜人民有效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效保卫了 中国大陆的安全,而且也成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齐德学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六十周年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 “第一枪 ”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
15、朝鲜人民军在 1950年 6月 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 绕 “三八线 ”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 “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 9分)。 ( 2)根据
16、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6分)。 答案: ( 1)依据:极大地提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2分);有力地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 2分);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争取了国家建设发展的长期和平环境( 3分);极大地促进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强固了国防( 2分)。 ( 2)关系: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2分);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 2分);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固化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2分)。 试题分析:( 1)依据:题目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7、 ”,而题目实际是在考查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巩固政权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中的 “有效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 ”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其余依据则需要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与邻国关系、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等角度思考。 ( 2)关系:题目要求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这一题可以从战争起因、过程和结果及影响的角度去思考。材料二提供了有关起因方面的信息,由“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 “三八线 ”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 ”可以得出。战争过程和结果则需要从所学知识中得
18、出相关信息和答案:。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完善的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和 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
19、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以 353对 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业企业家阶层和雇用劳动者阶级的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了。结果,各地吁求议会改革的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 1832年 6月 7日,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最后由国王签署生效 经
20、由这样一种相对和平和渐进改革,的演变过程,英国的宪政民主政制逐渐形成且不断完善起来。 1726 年,孟德斯鸠在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 3年的旅游。尤其在英国 18个月的考察,对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甚大。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以上材料均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 构与演进 ( 1)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英法两国代议制形成的主要特点。( 8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共同原因。( 7分) 答案: ( 1)特点( 8分):英国: 经历相对和平的改革渐进历程( 2分); 斗争和妥协相结合( 2分); 法国: 伴随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北省 邢台市 普通高中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