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 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反映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 “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 ”,反映了世卿世禄制被破坏,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答案:为 C。分封制开始瓦
2、解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 B项错误。 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官僚政治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 “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这一看法是针对 A直接民主的弊端 B民主范围的扩大 C参政方式的平等 D贵族统治的专横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拉格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弊端日益暴露的时代。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之一是由于公民的素质水平不齐,可能导致权力的误用,因此苏格拉底主张要由 “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 A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政治主张
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得与失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数据反映出工矿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这表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地位
4、日益重要。他们要求更多的民主权利。在这种形势下,1832年议会改革, D项正确。 A项材料无法体现。 BC时间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只要假定物体的辐射能不是连续变化,而是以一定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就可以对该公式做出合理的解释。 ”这一假设的提出 A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有利于解释光电效应 D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学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中的疑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
5、,认为物体在发射辐射与吸收辐射时能量的交换或变化,是以不连续的方式进行的,是以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一个最小的份额单元。这个最小的能量单元普朗克称之为 “能量子 ”或 “量子 ”。在量子论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C项正确。 16世纪末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项错误。 19世纪,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 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D项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
6、论 量子论;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影响;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影响; 1932 年 6 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 21974 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说来,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 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 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拼命找工作 ”、“开电梯也要有学士 ”、 “ 最好的差使 ”说明当时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也反映了经济形势的严峻。结合时间,这是 1929-1933年
7、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C为正确答案:。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影响 1946年 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 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 ”这表明 A美苏 “冷战 ”从 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 “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 ”,体现出美苏矛盾, B项正确。 “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8、 A项错误。 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项错误。 D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苏联传统经济体制乃至整个经济模式已经到了功能衰竭,非改不可的地步 当政时期,苏联领导人在经济战线的最大失误是 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 ”材料中省略的当政者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从材料中 “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
9、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 ”可知,当政者是戈尔巴乔夫之前的勃列日涅夫。 C项正 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下表是世博会部分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 2000年 人类 自然 科技 发展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A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B科技进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 C全球范围内利益冲突严重加剧 D当今世界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主题中 “人类 自然 ”、
10、 “大自然智慧 ”、 “美好 ”、 “地球 ”等信息体现出对环境的关注, 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错误。 BC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 下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品。该画作 揭示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 开创了美术现代主义的风格 再现了俄国交通运输的落后 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情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关注社会现实,描绘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属于现实主义美术, 错误。根据画面,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
11、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现实主义 2015年 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 2013年 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 “走春访老友 ”,这表明海峡两岸 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C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D项正确。 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到大陆探亲访友,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A项错误。 1992年,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B项错误。连战是以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身份访问大陆的,不属于政府人员, C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
12、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971年 3月 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 4月 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 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美国取消限制和禁令,体现出对中国和好的态度,为之后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作了铺垫, A项正确, C项表达不准确。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开展新型区域合作, B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是
13、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时签订的, 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我国从 1957年到 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 140万人,为 1950年到1956年 7年间的 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 “科教兴国 ”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 “三个面向 ”方针的落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建国十七年来,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形成国民教育体系。 “科教兴国 ”是 20世纪 90年代初步实施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初期,三个面向 ”是 80年代提出的, BCD
14、时间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时期重要政策与成就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王羲之兰亭序 B柳公权玄秘塔碑 C怀素自叙贴 D颜真卿祭侄文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 “狂僧 ”、 “狂且逸 ”、 “摧格律 ”、 “锋芒疾 ”、 “唐朝 ”等信息可推断出是唐朝僧人的草书, C项符合要求。 A项是东晋王羲之行书, B项是唐代柳公权楷书, D项是唐代颜真卿行书。 考点:古代中国
15、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 宋人诗云: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小麦 ”、 “大麦 ”、 “煮茧 ”、 “缫车 ”、 “织绢 ”、 “卖丝 ”等信息体现了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多样的特点。 AB项材料无法体现, C项不符合材料中 “有忙事 ”等信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
16、经济产生的特点 王阳明强调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 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 “事上磨练 ”,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 “致良知 ”,提出 “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C项符合要求。 AB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 ”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王心学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
17、衙门,公议乃行 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 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与林则徐一起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 ”体现的是英国代议制。 “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体现的是美国共和制。 B
18、项符合要求。 A项不符合材料, C项不符合魏源的阶级立场, D项不全面。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潮流 新思想萌发 魏源 在 1896年至 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 9002余公里,其资本构成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 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在资本构成中,清政府借款修筑、独立筹资官办占了很大比重,这体现清政府对铁路交通事业的重视, 正确。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是投资中国铁路, 正确。官商合办有一定比重,说明民
19、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 不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答案:为 B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经济结构的变动 据初步统计, 1913年至 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 23.5%集中在上海, 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 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 1922年全国共有 150万枚纱锭, 41.8%集中在上海, 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 D地区分布失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22.7%集中在哈尔
20、滨 ”、 “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 ”、 “41.8%集中在上海 ”等信息可得出民族工业地区分布失衡的特点。 ABC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 族工业特点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出村远道恭候,该地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 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而军人尚在梦中,可胜太息。 ”据此判断,该日记应写于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蒋介石的日记中, “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
21、齐 ”、 “ 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 ”反映的是湖南的农民运动, “一路民众欢迎 ”反映出民众对蒋介石的支持, 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下图所示事件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重大事件,它导致 A东北三省逐步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C国民党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D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破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图中 “北平 ”、 “宛平 ”、 “日本军队 ”等信息可判断出是 “七七事变 ”。 “七七事变 ”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日的开始, B项正确。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南通市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