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 “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 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 说明王国维认为现有宗法制,后才有分封制,故本题选择 B。 A说法明显错误; B材料中没有提及; D
2、不符合王国维的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和分封制。 邓小平 1975年 9月 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 “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实行了 “科教兴国 ”的战略 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时间 1975年和人物邓小平来解题,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择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
3、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具体措施。 亚里士多德说: “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 “梭伦政体 ”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最具民主色彩 ”“是政体的主人 ”说明梭伦改革的政体主要是在民主方面的贡 献,故本题选择 C。
4、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到十七世纪中期,荷兰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海军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它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荷兰获得 “海上马车夫 ” 称号。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荷兰 成为西欧重要的贸易中心 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打垮英法 成立了海外特权贸易公司 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英国航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17世纪,荷兰获得 “海上马车夫 ” 称号,主要是商业贸易使之成为西欧贸易中心,还成立还外贸机构,故本题选择 B, 不符合历史史实。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
5、场的形成和发展 西欧的殖民扩张 荷兰。 纪念某一思想家逝世 100周年时,有人说: “(他)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 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匍匐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热的邪恶混合体。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 ”该思想家 A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 “人 ”的学问 B提出以 “人的学问 ”代替 “神的学问 ” C率先倡导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主张建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 力。纪念某一思想家
6、逝世 100周年的思想家是伏尔泰,从材料中 “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 ”等文字说明要该思想家不但反对宗教特权,还反对君主专制,应该属于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故本题选择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 “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 ”,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
7、人的思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 ”是指经典力学无法解释力学在宏观和微观领域的运用,说明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故本题选择 D,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物理学的成就 经典力学。 斯大林说: “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 民主的 、 全民性的 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 ”这一制度 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
8、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主要论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该模式下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故 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B。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特点。 戴高乐战争回忆录: “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 ”材料表明 A法国全面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政策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承担引导者作用 C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因素 D法国要签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
9、能力。材料中 “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 ”说明戴高乐强调 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要加强,故本题选择 B。 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法国国有化政策。 某一流派的作品被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将它视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人这样形容某一个流派的作品: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符合这一特征的作品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 “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 “随着感觉而走 ”说明是浪漫主义, A属于浪漫
10、 主义, BC均属于现实主义,D属于现代主义,故本题选择 A。属于 B属于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 4 1亿,交国家2 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 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首钢领导则认为,
11、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说明企业想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故本题选择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出现这一外交主张是因为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 B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 D建成中美两国新型的战略伙伴关 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新时期中国政府主张不结盟,主要是为了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故本题选择 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
12、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不结盟。 1953年 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54年 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1954年宪法代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社会性质的转变。故本题选择 A。 考点:现代中
13、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3年 4月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 “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A开元通宝 B丝质长袍 C突火枪 D青花瓷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题干中汉墓出土的文物, A是唐代货币; B丝质长袍汉代已经出现; C属于唐朝时期出现; D在元明清时期出现,故本题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丝织业。 旧唐书 王起传说: “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
14、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 ”。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等文字说明豪门把持了科举考试,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 唐朝学者吕总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 “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该书法家是 A
15、钟繇 B怀素 C欧阳询 D苏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 “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等文字说明该书法体是草书,唐朝的草书书法家是钟繇,故本题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草书。 王阳明说: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 “知行合一 ”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 心中的天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的文字信息说明王阳明没有真正认识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故本题选择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阳明心学。 中英南京条约第 10款规定: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 ”使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17、,便利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故本题选择 D。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下图是 “台湾民主国 ” 的国玺,该政权在台湾仅存在了 150天。其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 “永清 ”,永戴圣清之意。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 ”等信息说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这一事件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故本题选择 C
18、。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4年 7月 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 “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材料反映了 A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 B维新变 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D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 答案: B “为使中国革命 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 , 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 ,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 ”。符合材料中“革命
19、 ”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 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阀 权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 ”“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 ”说明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故本题选择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综合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
20、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 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 “儒贾 ”或 “儒商 ”。 周生春 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二 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 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 ; 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 ; 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 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 材料三 (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
21、籍,从而 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 “郁郁乎文哉 ”的文化气氛 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5分) (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 4分) (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 3分) 答案: ( 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任答两点, 共 2分) 表现: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
22、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 3分) ( 2)特点: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味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 4分) ( 3)认识: 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 2分) 影响: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中第一小问材料中文字 “商业发展迅速 ”“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 ”“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 ”等文字信息来概括社会原因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市镇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以及商帮的出现等角度归纳表现。第( 2)中从材料二中 “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南京市 高三二模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