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 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诗经描述 “千耦其耘 ” B汉书 食货志记载 “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 “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灌溉、施肥技术等)
2、,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A项 “千耦其耘 ”是指大规模的简单的劳动协作,不符合题意; B项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C项体现了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不符合题意; D项体现了租佃关系,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 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 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3、主要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抗战期间,中美都是反法西同盟的重要成员,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和强大的盟国。所以答案:选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 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 “红色中国 ”,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 1949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9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了中美关系已经逐渐缓和,故 A项排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不符
4、合题意;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 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 “消极和平 ”和 “积极和平 ”,以下属于 “消极和平 ”的是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 C不结盟运动 D冷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所谓的 “消极和平 ”是指冷战下的相对和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5、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可以看出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故选 D。 A项不是材料中说的最主要的意义; BC 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 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时,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引起学生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
6、剪呀! ”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促成 “同学脑袋里的辫子 ”逐步被 “剪掉 ”的是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是指传统文化思想对人的束缚,结合史实可知近代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极大地解放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五四运动也解放路当时中国人的思想。 两项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答案:选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封建思想打击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
7、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 ”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分权制衡思想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联邦制 责任内阁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理解。延展性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侧重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属于美国首创的是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787 年宪法和联邦制; 内阁、分权制衡是英国首创;到今天为止,英国都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它是700年来习惯法的总和,所以权利法案不属于成文宪法。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某同学学完欧洲某次
8、思想解放运动后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下联: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据所学知识判断,横批应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思想。根据对联中的 “理性 ”“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 ”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次运动应是启蒙运动。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 “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 ”的少数先觉之一。 “人格完全 ”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 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 答案: A 试
9、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黄宗羲是明清时期儒家学说进步思想家的代表之一,他对儒学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彻底否认和批判,而且,在儒家思想上他创新的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思想,这一思想与西方当时的代议制的要求、全球历史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说他 “人格完全 ”。 C项不对,是因为,黄宗羲不是近代的,属于中国古代,说法错误, BD明显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从材料可见当时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10、 “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 ”可知,高其倬请求废除闭关锁国政策。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清朝军机处。材料是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
11、人 ”,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一项措施是设立军机处,这里有出现,并且说这是清代特有的,寄信上谕是为了将皇帝的旨意完全执行,不许旁人议论,这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 B项正确;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渝发出了 ”,从文字上分析,应是数量较多,如果是为了保密,不会那么频繁的,故 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办事比前快了,故 C项 错误;也没有指出监察官员,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综合题 ( 10分)【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革命和立法是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 为了保障
12、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
13、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指出三部文献的进步意义。( 4分) ( 2)概述上述三段材料对权利问题的阐述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6分) 答案: ( 1)进步意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或殖民统治的重要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 4分) ( 2)深化发展:材料一肯定了人是生而平等的,规定了人民有权改变和废除损害人权的政府。材料二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人与公民的权利,肯定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三明确提出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对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独立宣言人权宣
14、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部文献的进步意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或殖民统治的重要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 ”、材料二 “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等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选考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0分)【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青岛市 测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