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国家运用财政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 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税收政策是国家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之一,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属于货币政策,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实现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的财政政策的相关知识。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2、指出: “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下列观点符合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 要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有机统一 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真理 理论要符合实际,认识要以实践为基础 科学理论和正确的思想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既说明了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
3、说明了要解放思想、发展真理。由此可见,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科学理论和正确的 思想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真理、主观符合客观。 鲁迅先生说: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有网友接下文道:“世上本没有堵的路,开的车多了,便有了堵的路, ”两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 ) 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没有质变就不会有新的量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4、本题材料中 “路和堵路的形成 ”,说明了事物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 “多了 便有了 ” ,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条件性、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 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
5、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因为社会意识对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 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故 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是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被誉为 “股神 ”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
6、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 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表明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 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征。 近年来腐败现象出现从较高职位向下移落、向基层渗透的变化趋势,有人说:反腐败既要 “打老虎 ”,
7、又要 “拍苍蝇 ”。与这一观点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B “ 解剖麻雀 ”、 “抓好典型 ”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D学会弹钢琴的手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反腐败既要 打老虎 ,又要 拍苍蝇 ”,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项体现了要注意量的积累,防微杜渐,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B项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C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荀子曰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哲学与
8、生活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孟母三迁 ” 耳濡目染 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荀子的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强调的是文化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强调了外部矛盾、事物的外部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强调的是整体对部分的影响,不合题意,故不能 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外部矛盾、事物的外部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你怎样看世界,你就得到怎样的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 ) A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肯定了意识的能动
9、作用 C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肯定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 “你怎样看世界,你就得到怎样的世界 ”的观点过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即看到了意识的作用。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两项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该观点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物质决定意识,故 D项表述与题目要求的合理性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大会中会小会,会会有我;你说我说他说,重复也要说。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去落实。 ”下列与这一民谚和对联生动嘲讽
10、“文山会海 ”表达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谁去落实 ”强调的是要重视社会实践。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项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入选; C项强调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能入选; D项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第一的观点。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 (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唇亡齿寒 邯郸学步 吐故纳新 A
11、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唇亡齿寒 ”体现的是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邯郸学步 ”强调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符合题意,既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也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菜根谭中的这段话体现了( )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要重视量的 积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中 “为善不见
12、其意 ”、 “为恶不见其损 ”等,从哲学上来看强调的是事物变化发展中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即量变。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不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 项体现的是质变的方法论要求,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量变的相关知识。 “过去过分追求 GDP,急功近利造成了不健康的增长方式,如果现在过分地追求让群众有幸福感,同样也会出幸福的政绩工程,也会出形式主义的幸福。 ”这段话主要包含的哲 理是 ( ) A思想是行动的反映 B思想反作用于行动 C思想决定行动 D行动决定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过去过分追求 GDP”的思想造成 “不健康
13、的增长方式 ”以及“过分地追求让群众有幸福感 ”造成 “幸福的政绩工程 ”等,体现了思想对行动的作用。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D两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 C项表述错误,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有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有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 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与运动相互依存 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
14、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据此可以选出 两项; 两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上静止的含义、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下列诗句与下图漫画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B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节俭败由奢 C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漫画中 “要想在光明中行走,就别怕踩到黑暗 ”,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无处
15、不在。故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两项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D选项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 某三口之家每月的收入共 7728元。父亲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 入 1800;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1900;儿子在外资企业做会计工作,工资收入2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 1200元,政府公债收入 528元。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现阶段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父亲和母亲都是根据按劳分配方式取得收入
16、C儿子根据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取得收入 D儿子取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在我国占主体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有、集体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股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可 见, A、 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故 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目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 市场上一些生产者之所以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内在原因是 ( ) A经济利益驱使 B市场竞争压力 C商品生产成本过高 D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
17、律的自发调节下,一些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而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由此可见, 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D项也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内在原因,故不能入选; B、 C两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者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内在原因。 2012年 5月 23日, 1欧元兑换 7.998元人民币, 10月 23日, 100元人民币兑换 12.136欧元。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 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欧元区国家可能扩大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增强我国产品在欧元区国家的竞争力 能从欧元区国家进口更便宜的产品 A B C D 答案: A
18、试题分析: 2012年 10月 23日时, 100元人民币兑换 12.136欧元。据此可知, 1欧元可兑换 8.2399元人民币。与 5月 23日 1欧元兑换 7.998元人民币相比较,人民币贬值,欧元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我国进口,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不利于我国利用外资,据此可以选出 项,排除 项。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居民财产性收入,一般可分为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收入,主要是通过交易、
19、出租财产权或进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租金专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出让纯收益等。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必须( ) 健全居民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应当给予保护。由此可见,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必须健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取得收入,故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就必须不断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两项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而不是增加居民财
20、产性收入的措施,故 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 某国去年生产一件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1小时,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240元。甲生产者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 2件商品。假设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今年 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 400元 B 800元 C 960元 D 1200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后, 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可以表示为: 240
21、( 1+20%)即 200 元;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故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倍后, 1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为: 2( 1+1)即 4件;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单 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数量,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今年 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2004即 800元。 考点:本题考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方法。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2012年我国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对长时期里出现了第一次绝对下降,这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屯溪一 中高 第三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