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西周的创制 ”指包括实行分封制等制度创建 B “贵族色彩 ”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C “共主 ”是指周王室已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 ”指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
2、制作为保障的,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权力世代相袭。地方分权体制是指地方上拥有较大自主权。故 ABD都正确。天下共主说的是周天子有控制地方的权力,但是由于实行分封制,地方权力世袭,周王室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 C 考点:西周的政治体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西周的政治体制和分封制的影响。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有宗法制、礼乐制度等,是考查的重点。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 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
3、指( )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建立。工厂之间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国家不要干预经济;反对特权阶层对财富的支配,自由主义政策确立。 AC两项材料明确说明了影响最大的不是工厂组织和机器大工业生产, 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 B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此题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也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厂制度确立,自由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也需要掌握。 1850-1870年的法国,煤产量从不到 450万吨增至 1,333
4、万吨;钢产量从 28万吨增至 101万吨 。 20年内工业总产值增长两倍,对外贸易额增长三倍。农业也开始由工业装备起来,化肥、脱粒机、收割机、刈草机的使用日益普遍。由材料可以得出的深层历史结论是( ) A到第二帝国晚期,法国成为欧洲工业中 心 B重工业、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 C到第二帝国晚期,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D君主制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只说了法国在第二帝国期间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并未与其它国家比较,因此 A错; B项不属于深层次的历史结论,只是对材料的重复; D项说法错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都采用了机器进行生产,机器制造业
5、发展起来,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故选C 考点:法国的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后,开始向欧美传播。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影响需要掌握。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 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原因应该是( )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 ”是因为美国当时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失业率高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会失业;
6、 “而 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 ”是因为苏联僵化的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美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故选 C。 ABD三项均不合题意。 考点: 2933 年经济危机与苏联的斯大林体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 2933 年的经济危机和斯大林体制的相关事实。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斯大林体制等都需要掌握。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对权力的监控
7、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现代国家采取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其目的就是防止独裁,相互监督。如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君主无实权;两党制的实行防止党首独裁。其核心思想是对权力的监控。而 BCD三项都是对权力进行监控的体现。故选 A 考点:现代国家制度 点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保障民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英法美德四国确立的政体的类型、确立的法律文献和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 70
8、年代后,面对经济 “滞涨 ”,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并不是随意变动没有规律, A错误; C项说法错误,在不同的时期采用合适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D项只适合二战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故选 B 考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点评:学生一定要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9、这一规律。经济政策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能僵化。与此相联系的知识点如罗斯福新政等也需要掌握。 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成立 “国家计划委员会 ”, 1998年更名为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再到如今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这种变化反映出 ( )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国家计划委员会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在逐渐地改变,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
10、发展。故 C正确。并非精 简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的目标,并未完全建立;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二者应该相互结合。 ABD错误。故选 C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机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此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都需要掌握。 2010年 1月第 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 “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 “重新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 )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动荡局势的加剧 C经济区域 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答案: A 试
11、题分析:三个 “重新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力量的此消彼长,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需要照顾到新兴国家的利益, A正确。 BCD材料中均未体现,故选 A 考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相关的国际机构、价值观体系等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国际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经历了一个有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出现 -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一趋势。 1931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 朗之万曾说: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他)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 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
12、中。 ”他评论的这位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世纪 30年代, AB排除;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说明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原来的绝对时空观所带来的影响,是爱因斯坦。故选 D 考点: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这几位科学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贡献。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也需要掌握。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 “非凡 ”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
13、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知识分子对 “理性王国 ”大为失望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家们描绘的美好的景象是 “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 “非凡 ”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 ” ,都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因此可以看出作家们对现实相当失望,但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属于浪漫主义。B C项材料未体现; D项是在 20世纪一战和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故选 A 考点:西方近代
14、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革命和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产生了对现实 的失望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浪漫主义。此外,对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 1965年 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 A “百家争鸣 ”的方针 B “百花齐放 ”的主张 C “文化革命 ”的观点 D “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学术观点可以争论,这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
15、齐放说的是文化领域里全面繁荣。 CD与材料无关。故选 A。 考 点:双百方针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的理解双百方针的含义。在文化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材料反映的是学术观点,因此体现了百家争鸣主张。与此相关的是百家争鸣的成就和它的曲折发展也要了解。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 “高明 ”的共同之处是 (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C通过绘画等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C不符合维新变法,它们都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文艺复兴的背景或特点。文艺复兴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宗教神学
16、,维新变法借助于传统文化宣传变法思想。故答案:为 D 考点:文艺复兴与维新变法相同点的比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握维新变法和文艺复兴的特点,都借助了传统文化的外衣。另外相关的知识点是他们为什么都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外衣,也需要知道。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与该思想最为相近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C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 不骄,威而不猛 D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答案: C 试题分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气质比理性强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气质强的
17、人则会慢条斯文。有理性,又有气质的人,就可以成为君子。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B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无差别的对待学生;C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意思是给别人好的利益,对自己没有牺牲损害,做事任劳,还要任怨,欲则可以,不可过分贪求,心胸宽大,不骄傲,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并不使人恐惧。这是从人性论上对人的要求。 D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强调的是要恢复的周礼当中去。故答案:为 C 考点:儒家人性论 点评:儒家强调人格修养,主张人应该做个圣贤之人。春秋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也需要掌握。
18、 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 “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 是( )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为孔子观点,敬鬼神而远之,不事鬼神; BD两项和鬼神思想无关。 C项主张君权神授,因此被称为 “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故选 C 考点:西汉董仲舒的思想 点评:西汉董仲舒思想的内容要求熟记: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另外,董仲舒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影响也要掌握。 韩非子 物权中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
19、最能体现 “要在中央 ”政治构想的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 “要在中央 ”指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和设置丞相主持国政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内部的权力的分配;厉行文化专制政策属于文化方面。故 ABD都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范畴。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 C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朝实 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秦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选拔官吏制度、法律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等,需要掌握。 “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
20、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 ”清初规定 “都察院 ”行使( )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司法权 D举荐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都察院可以举报 “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 ”的行为,这属于监察权。行政权处理全国政务;司法权掌管刑狱;举荐权属于官吏选拔制度,故 ACD都不对。答案:为 B 考点:清监察制度 点评:监察制度是确保封建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重要的制度,封建各朝代无不重视。除清代外,其他朝代与监察有关的制度如秦御史大夫、东汉刺史、宋通判等需要掌握。 黄宗羲说: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本溪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