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 1月 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有关协议,阻止了美国财政悬崖。所谓 “财政悬崖 ”,是指美国将在 2013年 1月 1日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即增税与减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使政府财政状况面临崩溃。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如果美国陷入财政悬崖,可能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 ) A居民、企业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 B居民消费和企业支出减少,失业增加 C美国经济下行,加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困境 D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元贬值导致中国美元储备价值缩水 【小题 2】 1月 2日美众议院通过参议院财政悬崖法案,阻止了美国
2、跌下大规模削减开支和提高税率的财政悬崖。随后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全球各地股市均出现大幅度攀升。这说明 ( ) 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加深 美国经济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全球化,风险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影响到他国甚至全世界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材料已经解释财政悬崖是指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税收增加将会减少居民、企业的税后可支配收入, BCD都不是直接影响,而是间接影响,正确答案:是 A。 【小题 2】试题分析:美众议院通过参议院财政悬崖法案,全球各地股市均出现大幅度攀升,这体现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
3、度加深,经济全球化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影响到他国甚至全世界, 的说法不正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全球化起主导作用,美国不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美国陷入财政悬崖可能带来的直接影响,经济全球化的 影响 点评:考生一定要注意仔细的分析设问,小题 1问的是设问的 “直接 ”影响,如果没有 “直接 ”这两个字的限制,则所有选项都是财政悬崖带来的影响。题目所选择的选项必须和材料密切相关,如果和材料无关,即使本身说法正确,也不能选。 漫画妙笔生花反映了某些领导 ( ) 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没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 没有认识到事物运动的规律 不顾客观实际
4、,主观臆造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漫画中看,领导把事故以大化小,这反映了这些领导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不顾客观实际,主观臆造, 可选,漫画没有体现认识规律以及进取精神,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点评:本题是漫画题,要想领悟漫画中体现的哲理,首先要把漫画看懂,在分析漫画的时候,一方面要观察画面意思,另一方面要看画面上字,有的时候往往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字,恰恰是漫画的主旨所在。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这是北宋词人孔平仲的诗词霁夜。据此回答
5、题。 【小题 1】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 ) 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效果就不同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比质变更为重要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把各部分优化组合起来能获得整体的最大功能 A B C D 【小题 2】面对秋景,一些文人常发悲秋之感,但这首诗却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对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景物的描写,吐出了秋夜雨停后的清静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夜清静景 色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闲静、愉悦的精神世界。这说明 ( ) 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具有自觉选
6、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效果就不同,这不是哲学道理,而且说法也过于绝对, 不选,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发展,因此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没有谁比谁更重要之说, 不选,正确答案:是 B。 【小题 2】试题分析: ABCD都是意识的作用,面对秋景,一般文人常发悲秋之感,而这首诗的诗人则表达了对秋夜清静景色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闲静、愉悦的精神世界,这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答案:是 C,其他选项都不能反映材料。 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意识
7、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点评:做哲学题,第一步就是要仔细的审题,看题目的知识范围限制是什么,材料中的主体是什么,是哪种题型,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以确定正确答案:。 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描写时间的味道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对 “时间的味道 ”的描述从一个侧面说明 ( ) 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质变 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烹调食物需要掌握好时间,烹调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这说明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说明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
8、引起质变, 可选,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的说法错误,正确说法应该是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正确答案:是 A。 考点: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质变,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点评:考生首先要能读懂材料的意思,材料是以烹调的时间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量变会达成质变,特别要注意 ,很多考生会记不住到底谁寓于谁之中,这就难免会出现误选。 2012年 12月 7日至 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从哲学角度启示我们 ( )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 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
9、神 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 真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平提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的目的就是希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踏实做事,追求实效,不要陷入空谈之中,这说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 可选,材料中既没有提到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也没有提到追求和发展真理, 不选,正确答案:是A。 考点: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 点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的意思就是强调实践的作用,说明正确的选项也肯定是和实践有关,而四个选项中只有 有实践,只不过 和材料不符合,排除了 ,肯定了 ,正确答案:也就只剩一个唯一的 A了。 “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强调读书讲究方法,由全观分,由分观全读书之法,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从哲学上说,这是因为 (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无条件的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 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读选项后首先排除掉 ,因为其本身说法错误,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排除了 ,也就排除了 BD,材料的关键句是 “由全观分,由分观全 ”,这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
11、性、上升性,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点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一点务必要注意;另外考生要根据材料的主旨来判断选项,看哪个选项与材料最符合,不符合的,就要果断排除。 2013年 1月 4日,婚姻登记处大都被新人们挤爆,他们送给自己的爱情婚姻 “爱你一生一世 ”的祝福。其实,将爱情婚姻的命运同登记日期相联系是不足取的,其哲学依据是 ( ) A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不能只看到一种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 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主观的而非客观的联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认为 4 月 1 日结婚就是 “爱你一生一世 ”的说法违背了联
12、系的客观性,因为事物之间本身不存在这样的联系,这样的联系是人预测出来的,能体现联系客观性的选项只有 C。 考点: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点评:材料是出题者为了考查知识点而准备的,因此在材料中一定潜伏着提示正确答案:的信息,例如本题中的关联词 “其实 是不正确的 ”材料没有讲联系的多样性, B的说法没有错误,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 D的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因此创造不出主观的联系。 图漫画救援中的失败结果说明 ( ) 被救者忽视了救援者之间矛盾的斗争性 被救者忽视了 “救与被救 ”之间矛盾的同一性 救援者要着眼于整体,立足全局 救援者要重视局部,抓关键环节 A B C D 答案
13、: A 试题分析:从漫画救援中可以看出,两个站在悬崖的人是不能把一个小孩救出来的,因为绳子往哪一边偏离,就会使小孩和大人都拉进悬崖里,说明被救者忽视了救援者之间矛盾的斗争性,也体现了要着眼于整体,立足局部,材料没有体现被救者忽视了 “救与被救 ”之间矛盾的同一性,也没有体现救援者要重视局部,抓关键环节,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救援者之间矛盾的斗争性,救援者要着眼于整体,立足全局 点评:本题是一个漫画题,漫画题中,考生特别要注意画面上的字句,漫画题,考生首先要能看懂漫画的意思,如果漫画的意思不懂,那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了。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
14、师汤一介则认为,儒学必将在 “反本开新 ”中重振辉煌。对 “反本开新 ”理解正确是 ( )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反本 ”是 “开新 ”的基础 “反本开新 ”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反本开新 ”的实质是 “扬弃 ” “反本 ”就是否定过去, “开新 ”就是肯定现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 “反本开新 ”指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 可选,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是发展, “反本 ”是继承, “开新 ”是发展, 不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
15、实质 点评:本题的关键词是 “反本开新 ”,所谓的 “反本开新 ”指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既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全盘否定。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 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 “共识 ”的依据是 ( ) 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选项后首先确定要排除 ,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被创新,排除 C
16、D, 的说法错误,因为上层建筑如果适应经济基础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如果不适应,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点评:对于比较难的选择题,尤其是这种四选二的选择题,最好用排除法来做,确定一个对的,或者确定一个错的,都可以把正确答案:的范围大大的缩小,从而提高正确率。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 “空白效应 ”体现的哲理是 ( ) A矛盾无处不在、无 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
17、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用空白来反衬其他的色彩,说明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影响,不是说的矛盾的普遍性,也不是主次矛盾,也没有涉及事物的性质,因此 ACD都和材料无关,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点评:材料中说到了色彩,又说到了空白,空白和色彩构成了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由此确定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和矛盾的两个方面有关的知识点,按此思路选择即可。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 “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 ”。这种感受 (
18、 ) 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认为客观事物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说明真理是具体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发展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与题意不符合,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意识的本质 点评:本题的关键词是 “感受 ”,这个感受属于意识范畴,而且同学学习中的感受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选项要选择和意识本质相关的选项。 影片盗梦空间中
19、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部影片 ( ) 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肯定存在决 定思维 夸大思维的作用 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 ”,这里的关键词是 “思维 ”,很明显,这种说法夸大了思维的作用,否认了物质世界的本原, 正确;本题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而不是存在决定思维,没有正确揭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存在和思维的关系 点评:做本题,需要弄清楚以下知识点: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前者正确揭示了
20、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存在就 是物质,思维就是意识;从本题的材料的关键句中可以确定其是唯心主义观点。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 5个单位,需求增加 1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5个单位,需求增加 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 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 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 5个单位,需求增加 1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 5个单位,需求增加 5个单位,相比较而言,甲商品的需求受价格的影
21、响比较大,即甲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 正确,排除 BC,因为乙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即使价格变化,对它需求的影响要比对甲小的多,因此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甲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答案:是 A。 考点: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考生从数字比较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甲乙两者谁的需求弹性大,从而根据选项所给的条件判断其说法正误。 2012年 12月 11日财政部 发布数据显示: 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 108 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1 594亿元,但总体看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 14.9个百分点,其
22、中税收收入增幅同比回落 14.9个百分点。下列影响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的因素可能有 ( ) 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 价格涨幅升高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旺盛 2012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较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下列影响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的 因素可能有,涉及到的考点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与之相符合的有 , 都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点评:考生要根据设问及所给的材料准确的判断出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准确的回忆
23、出来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根据知识点的内容来选择正确的选项。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预计 2013年中国外需环境依然严峻,外贸出口增幅难有较大幅度增长。以下有利于扩大出口,提高经济增速的宏观经济政策有 ( ) 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盈利水平 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提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排除 AC,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刺激企业出口, 可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不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不选,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有利于扩大出口,提高经济增速的宏观经济政策 点评:所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南 师大附中 高三第 五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