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针对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针对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针对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针对训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阅读汉至唐前期江西福建郡县设置分布简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中央在收回地方权力 C行政区划的置废是由各地自己决定的 D前方郡县数量增加主要由于人口南迁造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从总体变化看,汉至唐前期江西、福建所设郡、县数量呈现渐次递增趋势;从郡县关系看,各郡所辖县的数量逐渐减少,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下图是绘于沙皇时代的俄罗斯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下列作品在创作理念上与之相似的是 A西风
2、颂 B西游记 C日出 印象 D战争与和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作品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同情,创作风格上属于现实主义。对照选项, A项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项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C项日出 印象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 D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与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创作理念上都批判社会现实,同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近代绘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认为, “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将能获得和平与繁荣,
3、即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削弱共产党,有助于多边的世界贸易以及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 ”这说明 A美国将维护世界和平视为己任 B美国战后援助欧洲旨在遏制共产党苏联 C制定经济计划成为美国战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 D美国战后政策以资本主义各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推出的 “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 ”指的是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二战后美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企图称霸世界, A项错误;制定经济计划是为了援助西欧国家复兴经济, C项不对;美国战后政策的制定是以本国利
4、益为根本出发点, D项也可排除;本题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冷战。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初期,传统农业的落后导致农产品供给短缺,农村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制约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为改变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把落后、分散的个体农业改造为集体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5、奠定基础。 A项符合题意; B、 C、 D项都不是专门针对农业采取的措施。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三大改造。 据革命中的中国 延安道路记载: “1936年,中共终止了根据地中的土地革命,代之以比较温和的改革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中日民族矛盾日趋激化 C中共修正民主革命纲领 D中共地位被国民党承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1936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
6、中共终止了土地革命, “代之以比较温和的改革 ”, 改变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目的是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共同抗日。 A、 D项都发生在 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土地政策,并没有修正民主革命纲领, C项不符合史实。本题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抗日战争。 下图为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发布的诰谕截图。它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旗帜鲜明地举起反侵略旗帜 B太平天国运动与传统农民起义有着本质区别 C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D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大局已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
7、据题干和诰谕的内容“四民各安常业事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发布的安民告示。诰谕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是由于 “胡奴扰乱中国 ”,即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C项正确;诰谕并没有明确提出反侵略的主张, 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与传统农民起义都属于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并没有本质区别, B项不符合史实;诰谕要求 “天意既定,人心宜从 ”,并非认为反清大局已定, D项是对材料的误解。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 “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 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 ”
8、下列与唐甄思想相似的一项是 A制定经济计划 B国家干预 C建立福利制度 D自由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认为: “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 ”财用是生民之命、国家之宝,因此立国之道唯在富民。 “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 ”唐甄提出顺其自然,统治者不予干预,发展多种生产的富民主张。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相似之处,故选 D。 A、 B都主张调控、干预经济;材料中唐甄并没有提出建立福利制度的主张,故 C项也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元朝初年,侍御史高
9、鸣进谏: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 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 A设置三省 B废中书省 C设中书省 D设置内阁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朝初年,有人建议恢复隋唐时期的中央三省六部制,这是侍御史高鸣对元世祖忽必烈的进谏。意思是:现在国家的疆土要大于从前的朝代,事务繁多,决 策于一个机构,还不能把事情办完,何况三省。元世祖采纳高鸣的建议,在中央设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行省制度。 ( 10分)【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纪念中国抗战 5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中心印有“抗
10、战建国 ”字样。邮票设计者将 “民族、民权、民生 ”与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并列。 ( 1)材料一邮票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4分) 材料二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 共同的决心,即在夸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成为可能和确定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文文件集 ( 2)材料二中 “克里米亚的会晤 ”指的是哪次主要会议?其主要意义是什么?( 6分) 答案:( 1) 中美结盟,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中美两国的治国理念是一致的。 (4分 ) ( 2)会议:雅尔塔会议。 (2分 ) 意义
11、: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规划了战后国际秩序。 (4分 ) 试题分析:( 1)该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的邮票发行的目的是“纪念中国抗战 5周年 ”,邮票中心印有的 “抗战建国 ”字样等信息反映了当时中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邮票设计者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林肯的 “民有、民治、民享 ”并列,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治国理念是一致的。 ( 2)联系所学知识,材料二中 “克里米亚的会晤 ”指的是 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盟国彻底打败德日侵略者的军事行动计划,而且就如何处置战败国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
12、,对于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以及战后国际格局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综合题 ( 20 分)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是一个年轻人时,苏格拉底 从自然科学和宇宙哲学转向伦理学和逻辑学。 正如 3个世 纪后西塞罗所宣称的,苏格拉底 “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 道德,善与恶 ”。 塔纳新西方思想史 (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对哲学所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6分) 材料二 实际上,(人文主义)的产生出现也许在于以下两点:或是对旧的社会结构 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济南市 针对 训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