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2014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某集团公司针对京城有车一族,推出 “少开一天车,免费赠送自行车 ”大型公益活动。这里免费赠送的自行车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自行车免费赠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自行车免费赠送不是用于交换,故不是商品,故 C 入选。 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自行车免费赠送,不是用于交换,不是商品,故排除 AB。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免费赠送自行车不是商
2、品,判断标准是否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不是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 几年前,张某投资 15万元开了一家饮食店,因口味好且价格实惠,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发展,张某又与另外两人分别以资金 60万元、土地(折合 50万元)、设备(折合 10万元)共同成立了一家饮食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家饮食公司属于 A股份有限公司 B合伙企业 C个人独资 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张某与另外两人成立饮食公司,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说明该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故 D入选。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股份有限公司以其认购的股份为
3、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而不是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已经明确说是公司,而不是合伙企业,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明确是与他人合伙,而不是个人独资,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 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外出受雇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 43 8%,比上年提高 1 8个百分点,但是建筑业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仍居高不下。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A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B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C是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 D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答案: B
4、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而不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重要依据,故入选。 C 选项观点错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重要依据,而不是基础,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假定投资市场上有收益率为 15%、 4%和 2%三种投资方式,通常情况下,与上述收益率相对应的投资方式依次最有可能是 A商业保险、政府债券、储蓄存款 B商业保险、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5、 C股票、金融债券、储蓄存款 D股票、储蓄存款、企业债券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投资方式的收益率从高到低,股票是投资方式中最高的,所以首先是股票,故排除 AB。其次在投资方式中收益最低的是储蓄存款,故排除 D,而 C入选。其中,金融债券的收益介于股票和储蓄存款之间。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商业保险的目的是规避风险,而不是取得收益,而且有收益的保险,收益也不会很高。 考点:本题考查投资方式 小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公司的高管,年薪 20万。材料中小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劳 分配、按劳
6、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小华的爸爸是个体户,其取得收入的分配方式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故排除 AB。题中小华妈妈是工商银行营业员,工商银行是公有制经济,其取得收入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而不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故排除 D,而 C入选。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分配方式 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
7、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了实现收入公平,图中组合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垄断行业的高管限薪,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 意不符,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对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都是针对部分群体,而不是面向全体,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社会公平的实现是针对全体公民,而不是部分群体,扶贫减税都是部分群体。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总书记的面背诵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 霾, “北
8、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 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现场发出一片笑声。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沁园春 霾形象地描绘了北京的空气状况。这说明 意识是人的主观想象 思维与存在 具有同一性 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 B C D 【小题 2】强雾霾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 “霾 ”伏的困境,我们 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调侃诗句
9、形象描绘北京的空气状况,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人的主观想象,故排除。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调侃诗句形象描绘北京的空气状况,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不是意识实践的产物,故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故入选。 选项观点 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创造新的规律,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规律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考点: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意识的
10、内容、规律的客观性 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体现规律客观性,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体现规律客观性,故 D入选。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规律的客观性,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
11、系,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A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C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 D “人类的心灵需要理 想甚于需要物质 ” 答案: C 试题分析: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强调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实践与认
12、识的关系,故排除。 C选项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 “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鲁迅先生说: “假如我们设立一个 肚子饿了怎么办 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 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 ,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 应该打嘴巴 ,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 ”这段论述表明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不在于主观,而在于客观,即主观是否符合
13、客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 一,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没有强调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排除。 选项观点错误,真理不包含谬误的成分,真理往前一小步就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 浙江省首家股份合作农场于 2013年 1月 21日在仙居落成,该农场以村民土地入股方式,配合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形成农业产业化,村民成为股东后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务工渠道。这一模式的建立有利于 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以工促农、以城 带乡
1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股份合作农场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股份合作农场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题中没有涉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题中没有涉及工业、城市和农业、乡村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股份合作农场的意义 我国 “十二五 ”规划指出, “十二五 ”期间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的新局面。第一次把 “三驾马车 ”的序列做了调整,把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15、 消费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消费决定投资和出口的质量和数量 消费对经济具有可持续的拉动作用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投资和出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体现消费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体现消费对经济具有可持续的拉动作用,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消费不能决定投资和出口的质量和数量,题中只是把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没有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投资和出口,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破窗理论 ”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带来玻璃
16、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破窗理论 ”主要体现了 A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B生产与交换的辩证关系 C价格与供求的辩证关系 D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破窗理论,玻璃门窗被砸破,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体现消费拉动生产,即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故 D入选。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分配问题,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交换问题,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小张本月领取了 5000元的工资后,在商
17、场购买了一个打折的冰箱,原标价2800元,实际支付 2200元。在这里, 5000元、 2800元、 220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5000元是工资,工资都属于支付手段,而不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故排除 CD。题中 2800元是原标价,是价值尺度,而不是流通手段,故排除 A。题中 2200元是实际支付,即此时发生的商品交换,此时的货币职能是流通手 段,而不是价值尺度,故 B入选。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工资是支付手段,价格是价值尺度,实际支付是流通
18、手段。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职能 2013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应增加 25%,但实际执行结果为货币贬值 25%,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 ,原来标价 30元的 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_ A纸币发行多了,出现通货膨胀 40元 B纸币发行少了,出现通货紧缩 24元 C纸币发行多了,出现通货膨胀 37 5元 D纸币发行少了,出现通货紧缩 22 5元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实际货币需求量 =10( 1+25%) =12 5万亿元,实际货币贬值 25%,货币贬值率 =1-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实际发行的货币量 =25%,即 1-12 5/实际发行的货币量
19、=25%,实际发行的货币量 =16 67万亿元,纸币发行多了,将会出现通过膨胀,故排除 BD。原价 30元,在纸币贬值 25%之后,纸币贬值率 =1-原价 /现价 =25%,现价 =40元,故 A入选,而排除 C。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发行量、通过膨胀 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下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经济衰 退期 经济过热期 可能的表现 可采取的措施 可能的表现 可采取的措施 A 税收减少 增加税收 失业减少 降低利率 B 企业投资减少 降低利率 税收增加 减少税收 C 物价上涨 提高利率 企业投资增加 增加税收 D 失业增加 减少税收 物价上涨 提高利率 答
20、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在经济衰退期不能增加税收,而应该减少税收,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在经济过热期,应该增加税收,而不是减少税收,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在经济衰退期,应该降低利率,而不是提高利率,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在经济衰退期,失业增加,应该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期,物价上涨,应该提高利率,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 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销售有机蔬菜水果,这些蔬菜水果的价格要比普通蔬果贵好几倍,但是销路依然很好。这意味 有机蔬菜水果的高质量决定其价格 有机蔬菜水果的高需求决定其价格 有机蔬菜水果的价值量比普通蔬菜水果大 生产者可能会扩大有机蔬菜水果的种植
21、生产规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有机水果的价格高的原因在于价值量 比普通蔬菜水果大,在价格较高的情况下,生产者可能会扩大有机蔬菜水果的种植生产规模,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商品的质量决定价格,也不是商品的需求决定价格,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下图中 a、 b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 a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 B b商品需求弹性小,更适合采取 “降价促销 ”的方式 C a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重庆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