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一副 “光盘 ”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光盘 ”行动是在倡导节约;依据所学知识,墨家主张节俭、兼爱等。故选 D。道家主张无为,崇尚自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与礼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性本恶、仁义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 局限于生产、
2、生活局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有天文学领域的革命、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成就;明朝时期有数学方面的珠算法和求圆周率公式的推导、证明,农业及手工业生产的综合著作 天工开物。故二者的共同点是体现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考点: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科技 明朝科技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 ”下列相关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左思因赋写的好而得到汉武帝重用 B造 纸术已经发明 C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简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书商
3、们竞相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 ”,可以得出 B、 C两项说法正确;依据所学知识,赋这种文学体裁是西汉时期出现的, D说法正确;左思是西晋时期的,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帝王。故 A说法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汉赋 某电视连续剧的第一集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那么,该电视剧有可能依据下列哪部小说改编而成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西游记讲述的是唐朝时期的取经故事;红楼梦讲述的是清朝时期的贵族家庭的由盛转衰局面。故选 B。 考点:
4、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 A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 B宫廷宴饮时的乐歌 C描述当时政治、军事和经济生活状况 D宫廷祭祀时的赞歌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诗经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华部分,反映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雅反映的是贵族的生活;颂是用于宫廷祭祀的颂歌。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与其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叛军。后杲卿父子英勇就义,颜真卿激昂悲愤,起草了份 “气粗而字险 ”“气郁而字敛 ”的祭文是 答案: D 试
5、题分析:材料中的颜真卿激昂悲愤,起草了份 “气粗而字险 ”“气郁而字敛 ”的祭文用的 行书起草的。故选 D。 A、 B两项用的是楷书; C项用的是草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行书 下图是 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 Wenlock),它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羊为原型,它的大眼睛表示一个摄像头,头上的黄灯代表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伦敦出租车,而手上则戴着代表友谊的奥林匹克手链。这幅图画应该属于 A文人画 B水墨画 C风俗画 D油画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文人画注重抒情写意,体现了文人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其特点是 “诗中有画,画
6、中有诗 ”;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油画属于西洋画;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的绘画 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的实验得出了 自由落体定律;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现象研究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们都是通过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得出的自然科学理论。而不是对经验的总结,故 A、 B、 D说法错误;故选 C
7、。 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改变了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B牛顿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规律等观点 C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 D爱因斯坦因相对论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伽利 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故 A正确。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著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是天演论中提出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伽利略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
8、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 论 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体现了科学理论之间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依据所学知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 漫画是:达尔文和他的鸣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进化论研究的是生物间的自然选择过程 B达尔文进化论研究的是猿是人类唯一的祖先 C达尔文进化论是指物种的进化
9、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D达尔文进化论是指物种的进化是优胜劣汰 的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述了自然界的生物是不断发展的,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故 A、 C、 D三项都正确。论述人猿同祖的是赫胥黎。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进化论的内容 1839年 6月虎门销烟的消息大概需经过多长时间才会传到英国 A三个小时后 B三天后 C三个月后 D十三个月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交通工具出现革命性的进步,出现了蒸汽机车和汽船。通讯方面没有出现大 的变化,依然依靠传统的通信方式。
10、故虎门销烟的消息大概要三个月的时间才会传到英国。故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成果 据星岛环球网消息( 2012年 12月 11日),美国大选刚结束,国内又起波澜 30多个州的 10万多人, 12日开始发起 “独立运动 ”,要求所在州脱离联邦政府。这些民众在白宫网站的 “我们合众国人民 ”网页上宣称: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公民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下列人物会支持他们做法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但丁 C莎士比亚 D卢梭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 的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公民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倡导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
11、 D。 A项是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肯定人的中心地位; B、 C两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尊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下列有关伏尔泰的介绍,有误的是 A 1717年,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荒淫,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 11个月 B 1726年,前往英国考察君主立宪制,深入研究牛顿的科学成果 C 1734年,哲学通信出版,首次向国内系 统地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D 1778年,病逝,灵柩上写着 “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其倡导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张 “
12、专制 ”,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哲学通信是伏尔泰在英国的观感和总结。故 C说法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 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有教无类 ”指的是孔子主张教育不应分等级差别,人人都有受到教育的资格。故选 B。其他三项说法均与题干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 董仲舒的 “大一统 ”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孔子的思想 B孟子的思想 C荀子的思想 D
13、韩非子的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董仲舒的 “大一统 ”思想主张政治上的大一统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思想的大一统是为政治的大一统服务。这与韩非子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是项一致的。故选 D。 考点:中国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春秋繁露中写道: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时的黄老学说 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
14、天人所同有也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这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故选 D。 考点:中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在某个历史人物的陵园前有一石质牌坊,上镌对联,曰: “一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 ”这副对联纪念的历史名人是 A程颢、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 ”,结合所学知识,二程是北宋五子中的两个,是理学的开创者,其籍贯在河南洛阳,提出了理是世界的本原。故选 A。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
15、学的开创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 成者。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朱熹认为: “君主虽已制命为天职,然必谋之大臣,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 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 ”。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 A朱熹反对君主独裁,主张民主制度 B朱熹的思想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C体现知识分子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 D朱熹的主张与儒家传统思想相悖离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然必谋之大臣, 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 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 ”反映材料观点 认为皇帝治理国家要依靠大臣给出谋划策,以求公议之所在,这是常理,也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安徽省 铜陵市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