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民法大全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人认为不亚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下列属于其影响的是( ) 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是近代西方司法原则的主要源头 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武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民法大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民法大全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武器,是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主要源头; 的说法是错误的,民法大全为西方法律体系奠定基础,而不是西方政治制度。所以答案:选 D
2、。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民法大全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 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由此可见当时( )。 A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D作者对辛亥革命支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从材料的描述中壳子,乡村知识分子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情况下,没有采用最新的公历,而沿用农历,仍使用清朝末帝宣统
3、的年号,并称辛亥革命为 “变乱 ”,都反映出作者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选择 A项。材料中无法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且对外国东西全然排斥,可排除 B、 D两项,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 ”,反映出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可排除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外来技术的传入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答案:
4、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时期,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手工业的发展 福州船政局是 1866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而设立的,由法国人日意格、德克卑主持建厂和造船,还雇佣几十名法国工匠。 1869年造成的第一艘轮船 “万年清 ”号下水。此材料表明 ( ) A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B船政局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初衷 C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D船政局创办以后完全被外国人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
5、的就是自强、求富,维护清政府统治。 ACD 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 在一场有关 “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 ”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结论 依据 A 到过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B 到过 1519 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C 没有到过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D 待考证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料的应用问题。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但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是
6、麦哲伦一定就到过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 行时途经印度也不能说明到过印度;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 前死于菲律宾也不能说明麦哲伦一定没有到过印度。所有的结论都要参考麦哲伦航行前的有关史料,多方面论证。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麦哲伦环球航行 有人曾评价说: “人们通常说中国 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于若干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 ”促使 “中国从此觉醒 ”的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根据所学知
7、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促使 “中国从此觉醒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曾有过海洋文明,但后来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 A古代中国缺少开拓意识 B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C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 D “重农抑商 ”观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A、 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 BC 相比,C 项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排斥海洋和商业文明,是这一现象的根源,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8、”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 “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 ”“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分别指 (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精耕细作、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 “集体经济 ”、 “家庭经营 ”、 “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 ”即可判断本题主要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选择 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经济组织 小农经济、集体经济
9、 据礼记 月令 载: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 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 “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规定无异会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B项说法无材料无关; C项说的似是而非,在规定 的程序上完成的产品产品质量会高,但是很难有新产品; D项说法是错误的。
10、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认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在经济方面形成完整的 “世界史 ”的标志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形成密切的交往,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世界市场,在经济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史 ”。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资本
11、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 ”这段话表明了 ( )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 与被监督的关系 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在多党合作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各党都有自己的组
12、织制度,排除含 的选项。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宪法最先是中共 中央起草,然后是北京 500多名高级干部讨论,全国 8000多人讨论,然后是三个月的全国人民讨论,最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00多人又讨论。这表明( ) A宪法由中国共产党制定 B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我国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D宪法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宪法经过广泛的讨论可以体现出其民主性, D项正确;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A项不正确;宪法的性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 项不正确;我国实
13、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直接民主,C项不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宪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 “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 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8.9% 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 ”,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 “短缺经济 ”。这一时期指的是: (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材料 “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
14、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 “短缺经济 ”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刚刚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因为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1953年 6月 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 “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这表明新中国 ( )。 A放弃了 “一边
15、倒 ”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 “1953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 ”可知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两极对峙,中国奉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A、 C错误; D项材料没有体现; “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表明新中国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曲笔,是历史编纂术语,古时
16、指史官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据考证,古代官修正史中,曲笔现象十分普遍。曲笔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官僚政治的强大 B修史者的素质与道德参差不齐 C儒家文化的影响 D古代政权的专制和高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政治因素是曲笔产生的主要因素。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研究历史 研究历史的方法 曲笔 恩格斯说: “铁已在为人类服务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项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下列最能反映出铁的 “革命作用 ”的是 ( ) A促使了铁犁牛耕
17、技术的推广 B加速耕地的大规模开发 C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D促使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革命作用 ”是指铁器为农业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铁器的出现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的前提条件,所以答案:选 D, A项说法正确但其不是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化的表现, BC 两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有人在编撰 “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 ”时,依次选取了: “五四 ”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1920 年的征婚广告 上海 “摩登女郎 ”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
18、原因是 ( ) A女性思想的解 放 B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 C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婚姻习俗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而 ABD包含在 C项之中。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 1930年 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 “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的号召。这属于 ( ) A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B脱离实际的盲目行动 C符合国
19、情的革命计划 D革命探索中的谨慎策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有效获取材料中的信息。从时间上看,当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敌人在城市里面的势力过于强大,农村的势力比较薄弱,是基本的革命实际;而材料中 “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的号召显然是无视这种实际的 “左 ”倾冒进行为。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 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办实业之工商 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 “创举 ”反映了 ( ) A清朝统治者重视洋务运动 B爵位制度特殊时期有所变动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 上高二 中高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