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历史学者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对历史进行解读,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见仁见智,出现学术争鸣是很正常的现象,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学者引用相同的历史文献,可以获得不同的结论 B历史文献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 ,是历史事实,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解释历史的角度不同 C不同的学者引用相同的历史文献,得出不同的结论,当有一误 D相同的历史文献,对于同一历史研究课题,不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答案: A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 “非凡
2、 ”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 ) A人间喜剧是这类文学的代表作 B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C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变现手法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答案: B 据统计,在 1941-1945年,美国西部就建起了全国 58%的铝工业, 90%的镁工业, 71%的飞机制造业, 52%的造船工业。 ”为此一些史学家惊呼 “战争使这个国家向西部倾斜了! ”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西进运动促进了西部工业经济发展 B战争对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促使工业西迁 C这种现象
3、是政府资金大规模倾注西部的结果 D西部地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答案: C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 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 ”、 “死亡的河流 ”、 “自天而降的灾难 ”等,如今书中的许多警告一一出现,这再次证明( )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科技是一把 双刃剑 C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D灾难主要在春天出现 答案: B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由于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东部各港口继续同阿拉伯商人发生贸易交往,将货物转船运往西方, 但是,虽然这一安排使作为经纪人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感到满意,可其他欧洲人却很不乐意。他们迫切希望找到某种方
4、法,到达东方,分享财富。 ”依据上述资料,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 ) A材料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B材料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其结果是英国开始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其结果导致西、葡两国掠夺回了大量财富,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 CB 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 “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 ”,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 “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原始遗风与城邦政治 B民族传统与思想认识 C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D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答案: C 2011 年 6 月 15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
5、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主席指出未来 10年是中俄两国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面临重要机遇。双方要始终保持中俄世代友好的和平理念,不断加深战略互信,加大政治互助。下列各项能证明中俄关系世代友好理念的是( )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1949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当今中俄两国致力于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互办 “国家年 ” A B C D 答案: A 该图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三次变化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 )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
6、的农业发展道路 答案: D 福州船政学堂在第一批报名者当中,大多是如严复一样的清贫子弟,吸引他们的是学堂不但包吃穿住,而且每月发放 4两纹银以供家用 报名者必须由当地士绅做担保。严复的叔叔是个举人,母子俩请他担保,举人对这种新学堂绝无好感,当即回绝。严复和母亲只得痛哭跪求,方才勉强同意 另据资料,清政府官派第一批留美学生中没有一个满洲贵族子弟,也没有一个高官子弟,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 ( ) A传统思想 ,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孔孟之道,科举考试仍为正途 C洋务推动,西方科技深入人心 D除旧布新,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答案: B 1644年明朝崇祯帝上吊自杀, 1649年英国查理一世被送上了
7、断头台,东西方两大强国政局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不约而同地发生巨变,有学者把它视为中华民族和不列颠民族历史的楔子 英国的崛起、中国的没落明显加快,世界天平最终完成了它倾斜角度的反方向转变,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 A国力对比变化 B对外政策的反差 C社会形态转变 D文化途径迥异高 答案: C 柳宗元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建立帝国时说他固然出自 “一已之私 ”,却成就了 “天下之公 ”。 对此处 “公 ”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建立了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 B开创中央集权制度避免地方割据 C选官制度由世袭走向了选贤任能 D制定秦律法治天下 答案: C 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
8、,故改 “启 ”为 “开 ”),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 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 ,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 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 。依据上述史料得出 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确立 王族是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 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上述 4个结论中正 确的有: (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避讳制度以及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9、特征。 微子启为长子,但是庶子,没有继承王位,而纣作为嫡长子最后继承王位,只能说此时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经确立,因此 1错误;由题意可知对于周武王而言,微子启并非周氏王族,而应是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 2错误;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题中微子开因避刘启的名讳改为开属于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可知是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因此 3正确;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题中指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古代重祭祀,具有强化神权与王权的作用,因此 4正确。所以正确的有两个,选 B。 综合题 ( 15分) 材料一:战争为人类之恶
10、性 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 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 “红色凡尔登 ”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 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是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的观点?( 5分) (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 4分)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西省 红色 六校高三 第二次 联考 文科 综合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