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内蒙古包头33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包头33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内蒙古包头33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内蒙古包头 33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保证不得与之合并;德国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 10万人;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故 正确, 错误。英美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错误。故选 B。 考
2、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和约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 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一是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材料中的这句话表明了这份公告发表的时间是 1941年。二是日本 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联系教材知识,这主要指的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导火线
3、而引发的太平洋战争。把这两个信息综合在一起,答案:选 C。 A项是在 1931年; BD项是在 1937年,因此 ABD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抗日战争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 “都门被围御园火 ,五口通商弭兵祸。 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 ”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御园火 ”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五口通商 ”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项明显错误,五口通商是在南京条约当中规定的; A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
4、明园; C项正确,火烧圆明园、五口通商等都可以看出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材料 “惟所欲为无不可 ”可以看出 D项正确;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 ”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识之士描述了一国在中国得到的利益,其他列强也可同等享有;一国对中国提出的要求会得到列强齐心地帮助。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产生的影响。 A项中的 “领事裁判权 ”是指一国通
5、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 权的制度。与材料无关。 C项 “居住及租地权 ”在材料中并无反映。 D项有较强的干扰。 “门户开放 ”政策是 1899年由美国向列强提出,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 “势力范围 ”中的既得权益,同时各列强开放其 “势力范围 ”,使美国能从中 “利益均沾 ”。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强在华争夺 “势力范围 ”的史实,因此 D项错误。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
6、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 A 试题分析:监察制度创设的初衷是为防止地方叛乱,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立,往往是把若干邻近地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监察区,由中央定期派遣官员巡视,后来,这些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这说明了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是中央集权在起作用。 B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区域调整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与题干不吻合。 C项错在监察力度减弱,这与史实不吻合。监察区不属于疆域领土问题。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
7、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 “违制 ”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紧扣题干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 ”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故选 A。 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 C不符合 唐代史实。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
8、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文化常识切入考查对先秦政治制度的认识,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姓 ”以别婚姻, “姓 ”最初是贵族的总称,彰显贵族血缘的高贵。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度逐步瓦解,贵族没落,宗法制衰微,所以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故选 B。 A项表述与史实相反,故排除; C项内容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 D项与基本史实相违,应是逐步取消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宣言中 “野蛮和残暴的力量 ”
9、指的是 A德、日、苏 B德、意、日 C德、苏、奥 D德、意、奥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自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内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利用极端的战争手段在全球的扩张,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乃至这个人类社会文明,反法西斯同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这种 “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故选 B。苏联是二战中的重要的反法西斯力量,因此 AC 项不符合题意;二战前奥地利已经被德国吞并而不复存在,因此 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法西斯集团 下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 “霸王行动 ”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
10、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答案: A 试题分析: 抓住题目的时间: 1943年。 1943年 7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1943年 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因此 BCD项均符合题意。1944年 6月 “霸王行动 ”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因此 A项不符合题目时间。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 “东方战线 ”。此事始于 A德 军侵入波兰之际 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 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内蒙古 包头 33 中高 下学 期期 末文综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