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广东新语记载: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 ) A分配方式 B耕作方式 C经营方式 D土地形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可以看出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选 B。 A项是产品分配方式,材料无法体现产品分配的内容; C项是经营方式,是说如果管理生产的, D项是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古代耕作方式 点
2、评:耕作方式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原始社会,我国耕作方式是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的,生产效率较低。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金属工具,但是并未广泛使用;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春秋时期出现的牛耕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后世耕作的主要方式。 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这一贸易的主角是(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西班牙 答案: A 试题分析:贩奴贸易最早的是葡萄牙,几乎主要的殖民国家都参与其中,但是英国是贩奴贸易的最主要的国家。故选 A。贩奴贸易给非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贩奴贸易是三角贸易的重要的内容。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
3、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为荷兰, 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贩卖黑人奴隶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内容之一。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有学者认为 “在 19世纪,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这一 “扩张性的文明 ”是指 ( ) A游牧文明 B海洋文明 C工业文明 D信息文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时间 “十九世纪 ”和 “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 ”可以看出这是工业文明。故选 C。 A项属于传统文明; B项并非扩张性的文明; D项与 19世纪时间不符。
4、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 18世纪开始的再生产技术领域里的变革。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最先在英国产生,英国所 取得的成就也最大,从而使英国确立了世界工业中心的地位。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使工厂的建立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是当今人们出行时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火车、汽车 B轮船、飞机 C汽车、飞机 D火车、轮船 答案: D 试题分析: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轮船和火车。故选 D。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飞机等都是使用内燃机的,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以下素材: “工场 ”、 “工厂制度 ”、 “大企业时代 ”、日本 “四大财阀 ”、法国 “二百家族 ”等。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调整 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 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
6、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工场 ”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 “大企业 ”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在研究生产组织方面的变革。故选 D。A项错误,社会制度并未发生变化,都是资本主义制度; B项只是说了一个时期的情况。 C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此题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也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厂制度代替 了原来的工场手工业,自由主义指导思想确立,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企业出现,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7、。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也需要掌握。 “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由此可知 ( ) A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西欧国家开始崛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可知道世界已经连接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选 C。 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 16世纪开始兴起; B项是在 19世纪中期;
8、D项是在新航路开辟后。 考点:资本文主义世界市场 点评:世界市场联系的越来越密切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并最终建立;在 20世纪 90年代,世界市场真正成为全球性的市场。世界市场形成后的的影响也需要把握。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 的自由流动 ”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这在近代中国表现为 ( ) A西方资本主义入侵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以及向世界各地的扩张冲击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中国来说,鸦片战争后随着商品的输出
9、小农经济的逐渐的解体就是主要的表现。故选 B。 ACD项都无法体现挖掉 “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 ”的内容。考点:近代工业革命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点评: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的侵略方式。鸦片战争后,伴 随着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就是挖掉 “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 ”,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19世纪 60年代,中国开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是 ( ) A洋务近代军用企业 B洋务近代民用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
10、A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在 19世纪 60年代兴起,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率先采用机器生产。故选 A。 B项是在 19世纪 70年代; C项是在 19世纪 40年代开始; D项是在 20世纪 30年代出现。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 “黄金时期 ”。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A轻工业有显著发展 B
11、重工业逐渐衰落 C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D主要分布在内地 答案: A 试题分 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进入到黄金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还是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故选 A。 B项错误,重工业发展虽然缓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C项错误,应该是在建国后; D项错误,主要是在沿江沿海地区。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 19世纪 60、 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虽然发展缓慢,但是总的来看,在抗战前还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
12、势。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火柴大王 ”刘鸿生回忆说: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以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 刘鸿生在重庆的 “大老板 ”是指 ( ) A外国资本 B民族资本 C官僚资本 D商业资本 答案: C 试题分析: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极大地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故选 C。 AD项均不符合事实。而B项则是作者说的 “伙计 ”。 考点:官僚资本的发展 点评:官僚资本是在 20世纪 30年代产生的,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明显加
13、强的情况下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而做的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借官僚资本兴建大兴国难才,严重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 。这首民谣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并未推翻清王朝,与题中辫子灭不符,因此 BC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象征着清王朝的翎顶补服、辫子、等级礼仪等被 “灭 ”。故选 D。鸦片战争时期并未进行如此明显的习俗方面的变化。 考点:近代社会思潮的变化 点评:
14、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辛亥革命后在社会社活领域里所发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也需要了解。 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 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 (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难夫难妻 D故都春梦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B项,歌女红牡丹, 1931年拍摄。其他各项均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电影 点评:涉及到电影有关的知识需要掌握。我国第一部电影摄制于 1905年,是我国电影的开端; 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
15、上获奖的电影。 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紫光阁铁路 D京张铁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人 1905年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故选 D。 A项是外商兴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 1876年开始兴建; B项是第一条由中国批准兴建的铁路,时间是 1889年;紫光阁铁路是 1886年建立的皇家铁路。 ABC均不是中国自主建设设计。 考点: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新式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也在大量的进入中国,但是在半殖民地的中 国,新式交通业的发展只是在通商口岸发展的较快,并且大都是引进而
16、不是中国自己生产。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西方文明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 下列不属于近代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 A网上购物成为时尚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相对简单,网上购物是在近年才兴起的。互联网业务是在 20世纪 90年代开放的。故选 A。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信息传递快捷简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 BCD均正确。 考点: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发展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新式交通工具也在大量的进入中国,新式交通业的
17、发展在通商口岸发展的较快,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在列强扩张过程中曾一度占领中国台湾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 史知识。在早期殖民扩张中侵犯我国台湾的是荷兰。后来被郑成功收复。故选 D。其他各项均不正确。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为荷兰,掌握了航海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在荷兰殖民扩张中侵犯了中国的台湾。 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早期
18、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历史学家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依据 是 A古罗马帝国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B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C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D资本主义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 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孤立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 B、 A项是在公元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 C项是在 18世纪开始的; D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
19、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向近代的方向发展。 “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 ”(全球通史)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他到达的地方实际是 ( ) A非洲 B大洋洲 C美洲 D南极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 基本的历史知识。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哥伦布从欧洲向西航行到达美洲。故选 C。哥伦布是向西航行的,根据
20、基本的地理知识 ACD均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你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走来,你从陆龟蒙的耒耜经里走来,你从历史课本中 走来,你从唐代江东农民的手里走来。两千多年了,你还没有老去,还在以你原始的姿势被两千年后的农民紧握在手里。 ”材料所描述的 “你 ”指的是 (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犁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21、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均是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同时,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唐代江东农民 ”可知应是曲辕犁,故选 D。 A项是在三国时期的灌溉工具; B项是唐代出现的灌溉工具; D项在西汉时期出现了犁壁,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其发展演变的历程需要掌握。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黑龙江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