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时期出现了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的现象。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 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答案: D 试题分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大意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自己的嫡长子,而不管他是否贤能,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答案:选择 D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 A项不正确; B项表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 C项说明分封制的内容,与材料内容远关。 考点:本题考查
2、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点评:关于宗法制,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 1)从宗法制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与分封制的关系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宗法制对中国的姓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高考命题一般以当代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认识这些现象与宗法制的关系。 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汉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美国 1787 年宪法采取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故 正确。
3、“十二铜表法 ”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英国权利法案是对王权限制的法案。故 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西古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点评:关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结合时政热点,从当前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加强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特点及影响,认识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积极影响。 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 “部分人 ”是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民主制主体范围的理
4、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古希腊民主政治主体是祖籍在本邦,拥有一定财产的所有成年男性 公民,故答案:选择 C项。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民主权利可言,而且实际被作为 “工具 ”来看待,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妇女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故 A、 B、 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归根到底还是特权公民的民主政治,其民主权利只限于公民内部。其局限性相当明显:首先,广大奴隶不仅毫无民主权利可言,而且实际被作为 “工具 ”来看待,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其次,这个民主政治的范围即使在自由民中也是很有限的,妇女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第三,雅典对内
5、实行民主,对外,甚至 对与自己结盟邦也是比较苛刻的,不能体现民主与平等。所有这些局限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特权公民集体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费正清所言 “不是英国,那
6、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 ”说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正确答案:选择 D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必然,故 A项不正确;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偶然,故 B 项不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鸦片战争的结果,故不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与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 19 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魔方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工业革命也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当时处于清王朝统治下日益没落的
7、中国,必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理想的侵略对象。所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对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这两个文件均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 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的潮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没顺应社会发展,无法实施,故 不正确。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也无法调动农民的参加革命斗争,故 不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
8、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因此这两个文件均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故 正确,答案:选择 B 项。 考点: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施政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点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时间 1853 1859 经济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性质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
9、义的改革方案 群众基础 拥有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特点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这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共和政体下的三权分立制。 点评:美国是当今世界
10、最重要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考点不仅仅是重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 1)从大国崛起的角度看,认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和巩固对于美国崛起的重要意义,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从全球史观来看,美国建立共和政体时,君主制在整个世界占有绝对优势,由此,理解美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世界意义。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11、构,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则是行政机构,决策机构是议会,故A、 B、 C项不正确,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异同。 点评:明朝内阁制:( 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 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3)属于中国式的分权模式。 英国责任内阁制:( 1) 内阁与下院互相牵制、抗衡和监督决;( 2)策权既集中、又分散;( 3)集体负责制与个人负责制相结合。
12、( 4) 重视政策、财政等方面的协调和调解。( 5) 内阁责任制是君主立宪的产物,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英国的责任内阁则有行政权,而决策权归于议会,国王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几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 举制 A 军功; 考试成绩; 品行; 门第声望 B 军功; 品行;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C 考试成绩; 品行; 门第声望; 军功 D 考试成绩; 军功; 品行; 门第声望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朝授爵制主要依据军功;西汉武帝时设立察举制,以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特点,主要依据品行等;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三国的魏国时期,注重门第
13、声望;科举制开始于隋代,在唐代完善起来,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 朝代 制度 选拔方式或原则 先秦 世官制 官位世袭 汉代 察举 以品行举荐为官,举孝廉为主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以门第为标准,注重门第和家世 隋唐 科举制 考试选拔人才 明朝 八股取士 八股文考试方式 ( 2)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同时,要注意高考试题结合时政热点,从公务员制度和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考查中国古代
14、选官制度的沿革、特点及影响。 2010年 5月 11日戴维 卡梅伦就任英国第 53任首相,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该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得到女王的认可 接受女王的授权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英国政治体制,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在得到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后,就是自然的英国首相,不需要得到女王的认可,故 不正确,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点评: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特点: 拥有的权力 政治地位 议会 立法权、财政权等 最高立法机关、权力机关 国王 被法律限制权力 国家元首,国家统一的象征,
15、“统而不治 ” 首相 行政权、立法权 国家的最高执政者 总结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 2)作用:第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二,各派可以通过议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趁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三,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体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第四,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
16、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 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据此推断华盛顿的意图是 A提高殖民地自主权 B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推翻邦联政府 D指出议会制不适合美国实情 答案: B 试题分析: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邦联仅仅是各州之间的联合体,只是各州之间的松散联盟,邦联政府难以应付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威胁等一列问题使 资产阶级有了 “危机意识 ”。 而题干材料表明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
17、的软弱无力,因此,其这样说的意图是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选择 B项。 1783年,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故 A项不正确;材料表明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没有推翻邦联政府的意图,也没有指出议会制不适合美国实情,故C、 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点评:关于美国与中央集权:从美国民主共和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看,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是不断加强的,但是,美国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美国各邦依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州政府依法行政,不接受联邦政 府的直接领导。 电影通天帝国讲述了武则天时期修建通天浮屠塔背后的故事。在当时,唐朝中央机构中关于修建浮屠塔的运作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 中书省
18、 门下省 工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户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 答案: B 试题分析:唐朝中央机构运行的程序一般是决策 审议 执行,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具体修建有尚书省下的工部负责。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本题考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点评: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 1)对三省六部制的基本概念、运行程序及其意义以材料型选择题的方式进行命题;( 2)把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一个进程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罗马法是人类历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古代法律。罗马法
19、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 “法律观念 ”是 A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B自由、平等、博爱 C人人平等、公正之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罗马法。 点评:关于罗马法,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 1)高考试题重视罗马法对当代法律仍然有巨大影响的基
20、本原则的考查 ,如 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 31题。( 2)罗马法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同阶段 有不同的特点,高考试题重视对罗马法阶段特征的考查。 英美作为近代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体的国家,其政治体制也各有特点,下列属于两国政体相同点的是 国家元首无实际权力 国家元首需选举产生 立法权由议会(国会)掌握 实行政党政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美国的国家元首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故 不正确;英国的国家元首国王是世袭的,不需要选举产生,故 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 D 项。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点评: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
21、,( 1)相同: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产阶级的产物,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的权力 “统而不治 ”的虚君 掌握国家的实权(行政权)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政府的产生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政府与议会(国会)的关系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 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国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关系。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宋太祖赵匡胤 “黄袍加身 ”的典故已家喻户晓,从宋
22、初的形势分析,赵匡胤迫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新政,消除财政危机 B整顿军队,消除外患 C铲除割据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公元 960年,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 “黄袍加身 ”,即 “陈桥兵变 ”。所以,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赵匡胤迫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铲除割据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选择 C项。,而不是解决财政危机,故 A项不正确;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地方割据势力,主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兵权,而不
23、是消除外患,故 B项不正确; D项不能解决宋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故 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北宋初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点评:关于北宋初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历史时期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思 想文化 主要影响 北宋(强化)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相权 派文官任知州,另设通判监督 知州 “三岁一易 ” 司法权收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到中央。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又设枢密院统领军队 实行更戍法 “强干弱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简化考试科目,严密考试方法,增加录取名额。开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黑龙江 双鸭山 中高 上学 期期 测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