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故 错误。应排除。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故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
2、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对哲学的含义要全面掌握才能做好本题。 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一款 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 ,而小李花 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 “节能 ”。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 A绝对运 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王、小李花不同的钱选购两款价格不同的空调看重的是 “节能 ”程度不同。表明了人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知识点。 点评:考
3、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只要能用哲学语言准确表述材料中的信息,就可答好此题。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 ) 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脱离社会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人们的意识可以预见未来。 ABD项错误。三国演义创作时期没有枪炮,故三国演义里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时期没有现代的互联网、高尔夫。故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 夫。表明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
4、存在。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知识点。 点评:本题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很关键。本题所指是表明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难易适中。 2012年的太空好戏连台,流星雨、超级月亮、日环食 ,你方唱罢我登场。对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都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这是因为( )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指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故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科学家们都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表明 。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 C项。 考点
5、: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意识的特点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易适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 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 25年前 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 、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 17-18题。 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6、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偶然性不一定向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科学技术虽发 展了但人们还没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认识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人的真理性认
7、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应是人的认识能达到真理。 应是真理和谬误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故 项错误。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说明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是发展的知识点。 点评:本题易出现考生因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细而错选。因此把握好认识是发展的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俗话说, “不打不相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 “汗滴禾下土 ”才知 “粒粒皆辛苦 ” 尝百草,才有 “神医 ”李时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认识是
8、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打不相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反映的道理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都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本题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教材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这说明( )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对同一
9、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这一真理成立的条件是平面图形。在凹曲面上和在球形凸面上酒不成立。所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故 项错误。 项不符 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知识点。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区分概念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理解真理的条件性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从上世纪 90年代的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到十七大强调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
10、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国强民更富 ”。回答 【小题 1】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小题 2】从认识论角度看( )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试题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
11、、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本身不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要想成为真理应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 改变。故 A项错误。 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知识点。 点评:本题易误选 A项,原因是审题不清,没有抓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和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区别。本题难易适中。 【小题 1】 试题分析: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论知识。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12、看清知识范围很关键。本题考察认识论知识。排除不是认识论知识。 2012年 10月 10日,杭州的婚姻登记处被新人们挤爆,他们送给自己的爱情婚姻 “十全十美 ”的祝福。其实,将爱情婚姻的命运同登记日期相联系是不足取的,其哲学依据是(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中将爱情婚姻的命运同登记日期相联系是想象的联系,所以是不合理的。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知
13、识点。 点评:联系这一知识点虽为小知识点,但在高考中却是个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100-1 0”被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 1的错误导致 100的失败。 “100-1 0”蕴涵的哲理是( ) 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 整体中的地位 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的性质决定部分的性质。故 项错误。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本题选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福州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