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表明老子 ( )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C政治上倡导 “无为而治 ” 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人民的贫困,是因为统治者征收的赋税太多;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的乱作为;民众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对生太眷恋。根据分析可以看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选 C。 AB项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材料未体现; D项是老子在哲学上的地
2、位,材料也未提到。 考点:老子的观点 点评: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哲学上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主张辩证的看待问题,提出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赞同小国寡民的政治。其中辩证法思想是其思想的精华。 罗兰 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 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 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 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 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3、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可以看出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深刻剖析社会的问题本质,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人生的镜子。这与题干表述相似。故选 C项。 A项是在世纪成为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格局分裂,歌颂开明的君主。 B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后出现的文学流派,对现实不满,把理想寄托在未来; D项是在二战前后出现。,。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工业革命后,社会更加的不 公正,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的感到不满,对现实进行批判、揭露,反映在文学
4、作品上就是批判现实主义。此外,对浪漫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 “向色彩的奥秘进军 ” B “艺术是一种诉说真理的谎言 ” C “光是画中的主角 ” D “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画派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根 据材料和所学史实,二十世纪初期,有些画家反对传统模拟自然的手法,他们将自然事物分解为几何切面,把前后左右在画面上交错、重叠,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这就是立体派
5、。立体派是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毕加索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B项 “艺术是一种诉说真理的谎言 ”是毕加索的名言,故选 B。AC 项是印象派; D项是现实主义。 考点:近代西方的绘画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对近代西方绘画的流派,主要有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绘画以及现代主义绘画等,它们的特点也要有所了解,通常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辨别能力。与此相关的知识 点有西方文学、音乐等也是常考的地方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 “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 ”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的主旋律是( )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的理
6、性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 ”可以看出贝多芬的音乐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的思想。故选 D。 A项错误,与材料信息相反; B项错误,人文主义主要是强调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未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主宰自身的命运的高度; C项错误,批判现实主义主要是揭露现实的黑暗。 考点:近代西方的音乐 点评:贝多芬是西方近代的音乐界代表人物,是 18、 19世纪有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度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乐圣。它的九部交响曲学生需要有所了解;另外其他的音乐界的代表人物如德彪西、莫扎特等和它们的音乐风格也需要掌握。 英国小说哈里波特长期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但自从把它搬上银
7、幕之后,这部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了( ) 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英国小说哈利 波特在搬上银幕前后的影响度看出电影这一传媒手段有利于其他艺术的推广。故选 B。 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小说的影响力小于电影和电视,只是说影视艺术易于推广艺术; C项错误,选项说的是科技的进步,材料未体现; D项错误,材料也未说明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中的普及程度。 考点:影视的影响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影视技术发展起来。在
8、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产生了电影艺术,虽然开始是默片时代,但是依然娱乐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艺术的传播。后来发展成有声电影和电视,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艺术家,而且传播咨询等功能大大加强。 有学者指出: “一部中国近代史 ,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 阶段性 的。 甲午战争 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 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 那便是由 四化 进入 五化 。没有 五化 ,则四化 往往是徒劳。 ”这里多出的 “一化 ”是指( )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甲午战争之前,我国已经掀起了洋务运动,这是中
9、国工业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开端。故可排除 A、 B、 D三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由此开始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因此选 C。 考点:中国近代化 点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了中国的不足,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需求自强之道。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的现代化,但是这种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的做法注定不能使中国 强盛。维新变法又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 “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 ”“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 1910年)
10、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 ”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 A魏源的海图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 “适 ”联系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可以看出胡适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影响之深。故选 D。 A项错误,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B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只学习西方的科技; C项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体现不出 “适者生存 ”的主张。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
11、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科学 D共和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理性的应该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其核心主张是民主与科学。 “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 ”,表明追求民主和平等; “脱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表明追求的是科学进步。故选 C。 A项
12、是洋务运动的主张; B项是维新派的主张; D项是革命派的主张。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的主张。新文 化运动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情况下,在思想领域里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希望解放人们的思想,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其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成果 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回答 “怎样建设党 ”的重大问题 属
13、于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项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成果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飞跃,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项是正确的,这两大理论都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选 C。 错误,只是说了毛泽东思想或者邓小平理论一个方面。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点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入的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的飞跃,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与之相 关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14、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答案: D 试题分析: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革命,因此 A、 B、 C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革命,其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 D正确 考点:三大改造 点评:对农业的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土 地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 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
15、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 “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是观点理解型,解题要决是把握观点内在本质联系,李大钊的这句话涉及到三个事物(概念)历史观、知识和历史事实的解喻,其关系是后者受前两者影响,但都具有时代性,故选 A。 B项错误,材料关键是说历史研究要为当时的历史现实服务,具
16、有时代性; CD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不全面。 考点:史学研究:史观 点评:每一个时代都有进步的史观、进步的知识,在此推动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历史研究就是要使之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具体到史观上,比较常考的有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学生需要对 相应的史观类习题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近现代科学理论的
17、记忆。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相对论与量子论也属两个不同范畴。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物体宏观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特例。故选 B项。 考点:近现代科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 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近现代科学的主要成就和它们的主要内容。如 A 项中神创论与进化论是相反地理论,准确的理解材料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某兴趣小组以 “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 ”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C “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 D “南优 2号 ”杂交水稻 答案: D 试题分析:四项中属于新中国独立研制的 “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 ”
18、只有袁隆平的“南优 2号 ”杂交水稻,故选 D。 ABC项原子工程、航天工程等都是西方国家或者苏联走在了前头,因此这三项只能属于 “中国科技之最 ”。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 点评: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是世界领先的成就。此外,建国以后,为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和太空时代,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其它的科技成就也需要掌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 ) 实施 “教育大革命 ” 提出 “科教兴国
19、战略 ” 恢复高考制度 颁布义务教育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抓住题干时间信息:改革命开放以来。实施 “教育大革命 ”是在文革时期;恢复高考制度是在 1977 年,因此 错误。 项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 ”和 项颁布义务教育法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故选C。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在 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中国青年报 “建国 60周年特别报道 ”,变
20、迁:从 “一五 ”到 “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 19531957 ):工业增速,超额完成; “二五 ”( 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八五 ”( 19911995 ):; “十一五 ”( 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 “八五 ”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指 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错误,是在 1978 年; B 项正确,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在 1992 年,在八五期间; C项是在九五期间; D项是在七五期间。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
21、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1979年开始,城市改革是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 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 “他以 神一般的力量, 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伽利略是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 ”的正确性,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C项爱因斯坦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
22、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但他不是第一个。 D项普朗克主要是提出了 “量子假说 ”。 B项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 “神的力量 ”。应选 B项。 考点:近代科学 点评:近代科学是在近代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的经典力学定律为主要的代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阐释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的成就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和打击了神创学说,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 火车司机 空姐 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 电话接线员 空姐 网络管理员 C空姐 电话
23、接线员 火车司机 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 空姐 火车司机 网络管理员 答案: B 试题分析:火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发明出来的;电话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出来的,是在 19世纪末;飞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出来,但是是在 20世纪初;网络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0世纪 60年代出现的。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得出答案:为 B。 考点: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截止到目前,一般认为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或者说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的标志的,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的标志的,内燃机、汽车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安溪 一中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