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 “兼爱 ”、 “非攻 ”,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 )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C奴隶制开始崩溃 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表现为在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士的阶层崛起,代表不同的阶层利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 A。根据以上分析, BCD均错误。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一定时
2、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为各家提出自己的主张,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各家的思想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近代中国有人提出: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使昏庸之 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君无所擅其权 ” 从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在中国实行( ) A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议会内阁制度 D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使昏庸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君无所擅其权 ” 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让议会限制君主的权力。故选 B。 A项明显与材料相反; C项内阁制度材料未体现; D
3、项说法错误,材料名的确提到保留君主。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胡适在一封信中说: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 “三个时代 ”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时务报是宣传维
4、新变法的报刊;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故选 C。根据分析, 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刊物。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引进民主制度,时务报是宣传的主阵地之一。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宣传革命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进步思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三者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革命先师、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 ”、 “文革 ”中的 “批林批孔 ”、当前的
5、“孔子热 ”,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 “命运 ”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C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借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的观点不难判断。从题中所给信息可 知,孔子的思想及孔子的地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只有 A项更能说明孔子 “命运 ”。故选 A。 B项错误,无法体现孔子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对待; C项错误,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但是却和现
6、实紧密相连; D项错误,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孔子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但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成 为了批判的对象。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适应了时代潮流的精神,集中体现在( ) A提出要反对清政府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建议国共合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
7、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可得正确答案:是 B。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在于明确的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 B。 A项错误,当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CD项说法不准确,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或者国共合作是手段。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
8、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 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 “两步走 ”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贡献。国民革命时期是 1924年到 1927年该阶段毛泽东主要路轮贡献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 B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 C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
9、贡献; D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选 B。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需要掌握。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 A改革开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 “南方谈话 ”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南方 谈话。在 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
10、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故选 C。 A项是在 1978年开始的; B项是在 1982年; D项是在1978年都处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时期。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这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下 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共八大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A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
11、展 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考查了党的八大、十二大、十四大和十五大的有关内容。根据教材内容, 1956 年中共八大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等内容; 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 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 的指导思想。据此 B项符合题意。根据以上分析, 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党的历史上的
12、几次重要的代表大会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 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黑体 (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 )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
13、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 ”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实验科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 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 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D与 “自然界无跳跃 ”的原则基本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错误,微观世界的研究是 20世纪开始的,近代科学是牛顿时期出现的; 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C项正确,微观领域的研究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D项说法与材料相反。 考点:现代科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量子力学理论有所了解。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量子论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量子
14、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 )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相对论涵盖了和解决了经典力学的困境 ,解决了微观粒子高速运动的现象。故选 B。 AD项属于经典力学的范畴; C项是研究的微观领域。 考点:现代科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所了解,知道是研究空间相对性问题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量子
15、理论也是现代科学的支柱之一也需要了解。 2011年 10月,随着美国苹果公司 CEO史蒂夫 乔布斯的离世,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以乔布斯的 “苹果 ”为代表的信 息技术影响了世界的哪些方面( ) 经济生活 社会生产 教育和学习方式 思维方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相对简单,凭常识也可作出。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产和教育和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故选 D。 考点:现代信息技术 点评:现代信息技术是在战后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它是以电子计算
16、机技术为依托的,成为了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1978年春天, 27多万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 科学的春天 ”。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 “211工程 ”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 1978 年学子 “跨入大学校门 ”的时代背景是 :文革后 ,邓小平复出 ,于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 A、 C、 D 三项时间上都与题干不符。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1978 年底召开的 ,故 A 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 “211 工程
17、 ”出现 在 20 世纪末 ,故 C、 D 两项错误。 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为青年人提供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 ,所以出现了题干所述情景 ,故 B 正确。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 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在 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开眼看世界 ”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 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结
18、加剧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开眼看世界 ”的背景,根据题意可知,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中看到西方的 “坚船利炮 ”,萌发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抗西方的侵略,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联系加强,同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因此 ABC均是也是这种思思潮出现的原因。民族工业是在 19世纪 60年代以后出现的,与题意时间不符。故选 D。 考点:西学东渐 点评: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
19、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此时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在科技上,并且未转化为实践行动。 2012 年 7 月 27 日,第 30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右图)于 “伦敦碗 ”开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这体现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 ) A远程教育 B大众娱乐 C传播资讯 D政论宣传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电视传 播了第三十届奥运会开幕的盛况,这体现了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故选 C。 A 项错误,远程教育主要是体现的教育的功能;B项主要体现的是丰富的节目的娱乐功能; D项是体现的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与材料明显不符合。 考点:电视的功能 点评:电视是在 20世
20、纪 20年代出现的传媒工具。产生以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于远程教育、大众娱乐、传播资讯和政论宣传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对世界的影响必然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大。 春秋战国 (公元前 8公元前 3世纪 )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 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 ) 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时期 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时期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时期 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是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和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隋唐时期是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因此 AB错误;东周 (春秋战国时
21、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包括影响后世的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都已经形成。故选 C。 D项错误,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时期。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此题借助西方启蒙思想来考察中国古代的先秦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理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22、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 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答案: D 试题分析:宋明理学家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故选 D。 ABC项都是理学家的目的,但是都不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其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承古萌新 ”是明清时期
23、文化的 特点,其中 “萌新 ”主要表现在( )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 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 西方科技著作传入中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上的 “萌新 ”是指与以前不同的之处,也可以说是新时代特点,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在意识领域产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 项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仍属于传统科技的总结,并没有创新,因此 不符合题意。不过,这时开启的 ”西学东渐 “之风,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为中国传统科技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 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点评: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明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海南 琼海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