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宁国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宁国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宁国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宁国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这位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起源时期,题干中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的意思是: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与荀子要求统治者施政用 “仁义 ”和 “王道
2、 ”的主张相符合。 A项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 C项韩非子主张 “依法治国 ”; D项墨子的思想是 “兼爱、非攻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点评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下图所示为 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3、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答案: A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题干的奏折中说 “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 ”说明先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仅学习西方的科技不能救中国,开始转向社会科学领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点评: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也说明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主张不能挽救中国。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一时期,中国
4、人学习西方已经深入到 “制度 ”这一层次。 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 “出路 ”的轨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华民国成立 新学伪经考 新青年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近代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历程。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 1872年洋务派创办; 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于 1912年成立; 新学伪经考初刊于 1891年,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著作; 新青年创办于 1915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
5、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 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 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代希腊和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康德和伏尔泰都是 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根据西塞罗生活在古罗马时代,可以排除 C、 D 两个选项。智者学派由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组成,反对智者学派的认为他们巧言善辩,称其为 “诡辩学
6、派 ”。智者学派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点评: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还可以考查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贡献:苏格拉底倡导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出 “知识即美 德 ”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该名言最可能出自(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希腊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学者都重视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
7、无知。 ”体现了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的思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点评: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还可以考查古希腊其他学者的思想如何体现了人文精神:智者学派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 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关注人和人类社会,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恩格斯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 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答案: B 试题分析: 14世
8、纪时,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意大利在经济领域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 点评:关于文艺复兴运动,还可以考查其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弘扬。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 C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D
9、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 16世纪,欧洲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这是马克思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马丁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只要有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从而树立起信仰的权威;他还主张每个基督徒都可以与平等地与上帝对话,而不必盲从教会和教皇的说教,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动摇 了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C、 D项正确,宗教改革并没有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宗教改革运动。 点评:关于宗教改革运动,还可以考查
10、宗教改革的实质和意义: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它打破了对天主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 ”下列时代特征与此描述吻合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 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这一时代和中
11、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 ”,说明社会制度正在发生变革。 “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 ”是在 13-14世纪。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只有文艺复兴运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 点评:关于文艺复兴运动,还可以考查其实质和核心。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法国大革命巾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 “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答案: C
12、试题分析: 18 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出 “天赋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提出了 “社会契约论 ” 和 “人民主权说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吹响了号角。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 点评:关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可以考查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 ”学说。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关于国家和法和理论基础。这一学说首先在美国 1787年宪法中得到成功地运用。 2012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央视直播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海宁观潮节时,有观众在网上赋诗称赞道: “一线涛头滚滚
13、来,势如万马奔腾回。石塘平处是潮涨,晴雪卷时因月催。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海宁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 A伽利略运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的图片展示了浙江海宁钱塘潮的壮观景象。钱塘潮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以来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成就,除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还有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 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
14、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 A胡克 B施莱登 C拉马克 D达尔文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世纪下半期到 19世纪,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 ”即生物进化的 “用进废退 ”和 “获得性遗传 ”原则,是 19世纪初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来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生物学的重大进展。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生物学的重大成就,还可以考查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和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
15、然选择 ”的结果。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 “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 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C进一步证明了 “上帝造人说 ”的合理性 D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指出生物的进化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的结果。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上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点评
16、:关于达尔文 的生物进化论,还可以考查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条件:经济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思想方面:文艺复兴使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科技方面: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 “天上一日 ,地上一年 ”的说法 ,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 ,在他的理论中 ,却变成了科学的真实。他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普郎克 D爱因斯坦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物体运动时,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改变,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就会静止。所谓 “天上一日 ,地上一年 ”正是采用了相对论的观点,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相
17、对论。 点评: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可以考查相对论的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012年 4月 3D版泰坦尼克号全球上映,这部电影以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 ”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为背景。事故发生后有 600多人获得外界的救助,这是因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 ) A雷达设备 B声呐设备 C无线电报 D通讯卫星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世纪晚期第二次 科技革命兴起。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如电报、电话)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 “泰坦尼克号 ”在大西洋触冰山后,通过无线电报设备呼救,才获得外界的救
18、助。 A项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B项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 D项通讯卫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 点评: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社会先后在 18世纪中期进入 “蒸汽时代 ”, 19世纪晚期步入 “电气时代 ”,20世纪末跨入 “信息时代 ”。 陈独秀认为: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 “若是 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 ”, “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19、”,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其代表人物之一陈独秀认为: “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 “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 “西洋的法子 ”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 “中国的法子 ”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他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还可以考查新文化运
20、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 20世纪 初 ,梁启超曾特意对 “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 ”作过比较 :(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 ,其余皆受治于法律 ,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 ,一切平等 ,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比较
21、 “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 ”:认为(中国旧思想)君主不受法律制约,(欧洲新思想)全国人 皆受治于法律。目的是希望中国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 点评:关于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还可以考查其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西学,促进了思想的启蒙和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冯桂芬在校 庐抗议中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 A “以忠信为 甲胄 ,以礼义为干橹 ”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 “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
22、D “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廷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冯桂芳主张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把中国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作为治国之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也就是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主张。 点评:关于洋务派 “中体西用 ”的思想主张,还可以考查其作用和局限:洋务派在 “中体西用 ”的思想指导下,创办近代企业,发展新式教育,建立近代海军,开启 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但洋务派仅靠引进先进科技而不变更封
23、建制度,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012年春运期间,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据悉,杨红权的送早餐行动一直持续到春节。杨红权这一举动最能体现哪种思想( ) A仁 B仁政 C兼爱 D有教无类 答案: C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同等地关爱所有人,这种仁爱之举体现了墨家 “兼爱 ”的思想。 A、 B项“仁 ”和 “仁政 ”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施 “仁政 ”于民; 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故选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省 宁国 中学 第二次 阶段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