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 5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吕氏春秋 慎势: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答案: C 在史记 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或嘲笑他 “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 ”等 。导致成为 “丧家之犬 ”等结局的
2、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封建社会时代潮流 B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C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D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答案: B 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 A排满兴汉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自由平等 答案: A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 “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 ”。这次 “大撤退
3、 ”最重要的意义是 A粉碎了日本 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 D为中国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 D 下列机构或职官,在职能和权力上存在相互牵制关系的有: 唐朝中书省与门下省 宋朝统兵将帅与枢密院 元朝中书省与枢密院 明朝五军都督与兵部 A B C D 答案: A 1978年 12月 15日下午 4时,仅距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 18小时,美国使节伍德科克又一次赶往人民大会堂,面见邓小平。邓小平再次郑重对这位美国使节指出: “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台湾的关系 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
4、归回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 ”邓小平的谈话明确地表达了 A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B中国外交的反霸原则 C中国外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原则 D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 答案: C 欧阳修说: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造成北宋中期这 种局面的原因是 A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 B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C地方武将专权对抗中央 D少数民族侵扰边患危机 答案: B 1942年 8月,美国太平洋关系一书中提出战后要对台湾执行 “国际共管 ”。同年 11月 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 “中国应收回东北、台湾及琉球。 ”立法院
5、长孙科指出: “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收复,绝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 ”材料反映国民政府 A与美关系空前紧张 B国际地位大幅提高 C维护国家领土主 D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答案: C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 C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的话: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 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彼此竞
6、争。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撕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从事战争吗 ”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B欧洲矛盾重重使战争成为一种常态的现象 C因为经济利益的冲突使英德矛盾变得尖锐 D德国与英国不值得为商业利益而进行战争 答案: C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中写道: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 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 ” 。为了摆脱 “卒子 ”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接受马歇尔计划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成立欧洲共同体 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 B C D 答案:
7、 D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 A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 20世纪 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 “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 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 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 ”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民主共
8、和观念传播 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 B C D 答案: B “柏林墙在 1961年 8月 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民主德国称此围墙为 反法西斯防卫墙 ,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民主德民公民逃入西柏林。 ”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柏林墙是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标志 B柏林墙的修建缘于西德已经法西斯化 C柏林墙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隔离开 D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答案: B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如秦朝为避讳秦始皇赢政的 “政 ”,改正月为端月;汉朝为避讳刘邦的 “邦 ”,诏书引 “协和万邦 ”为
9、万国;唐朝为避讳李世民的 “世民 ”,改世为代,改民为人。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实行文化专制 体现皇权至高无上 汉字变化有其规律性 封建的尊卑关系 A B C D 答案: C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官僚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 “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的理念是
10、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答案: A 顾炎武说: “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 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 C 古代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兴旺繁荣的雅典城邦 直被看作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象征,创立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做法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公正无私 A B C D 答案: C “立法
11、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 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 1791年宪法 C拿 破仑法典 D美国 1787年宪法 答案: B 1 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 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新中国雏形 ”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答案: D 在中国近代史上,它 “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
12、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这里的 “战争 ”应该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 “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
13、达成协议。 ”他认为法德合作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答案: D 2010年 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应邀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共签署政府有关合作文件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33个,总金额约 150亿美元。这一活动最能体现新时期我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坚持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 10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14、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 孟德斯鸠 “以权力制约权力 ”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山西省 山大附 中高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