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是 A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实现工业化 D成立人民委员会 答案: B 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之间互相借鉴的有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A B C D 答案: D 据统计, 19701979 年,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从人口总
2、数的 5%下降到 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 30%下降到 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 15%上升到 72%。上述材料说明 A知识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 B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大 C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D 下面是 20世纪 5080 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 ”为顺差, “-”为逆差)。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二战后美国经济速度减慢 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西欧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A B C D 答案: A 一下示意图反映了美苏在 20世纪 607
3、0 年代末争霸态势的是 答案: B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散布这样一种说法,鉴于苏联解体,未来的国际秩序应由美国领导,建立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但许多国家的学者认为这一论调“不可思议 ”,其主要原因是 A美国独霸的时代已经过去 B俄、日、西欧、中国等反对 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区域经济集团不断建立 答案: C 网文简约世界现代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丘吉尔说: “铁幕盖地虎。 ”杜鲁门说 “美国镇河妖 ”;马歇尔说:防共用钱砸 叶利 钦说:散了吧,散了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1946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B 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攻
4、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揭开了 “冷战 ”序幕 C美国推行 “马歇尔计划 ”,帮助欧洲复兴推动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 D 1991年, “独联体 ”成立,苏联完全解体 答案: B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山区小镇,有一家夫妻出版公司,夫妻二人用计算机编辑书稿、激光照排、传真发送,将书稿快速发往首尔和香港印刷,并在世界发行,其出版周期之短,经济效益之高,使纽约大出版公司也叹为观止。这突出说明了 A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 C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D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 答案: B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
5、大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发展差距。 “穷国 ”的根本出路在于 A不参与全球化 B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采用武力方式解决 D寄希望于发达国家政策的调整 答案: B 图反映了苏联 1913 年与 1940 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经济基础 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 B C D 答案: A 二战后,西德、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社会的经济都曾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 A制订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C普遍发展国家垄
6、断资本主义 D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答案: D 图是 1943年中国政府首脑蒋介石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国际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问题 B开辟亚太战场牵制日军的问题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收回台湾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答案: D 下列幅图片是 20世纪两次国际回忆的历史记录。从甲图到乙图的回忆可以看出英、法两国对德国的态度变化是 A从争霸到结盟 B从结盟到扶植 C从宰割到纵容 D从对抗到联合 答案: C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版图的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片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 2走在送葬队伍最
7、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 C 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在 1947年 11月声称: “我们的目的应当是逐渐形成一种使行政效率和个人自由相结合的政治制度,逐渐形成一个实行最大限度生产而不发生私人垄断资本集中和财富集中的使城乡经济保持适当平衡的经济结构。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可以替代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和集团国家的严格控制。 ”下列对二战后印度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建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 B借助国家力量加深对政治和经济的干预以抵制社会主义思潮 C借鉴苏联发展经济的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D推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
8、政 策 答案: D 20世纪 40年代末至 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A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社会政治危 B为逃避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 机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出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赫鲁晓夫宛如一个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反映了赫鲁晓夫是 “蛮干家 ”的史实的是 A用行政手段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B大力发展苏联的军备力量 C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D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答案: D 列宁曾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
9、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列宁进行的 “实践 ”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集体化 民主社会主义 A B C D 答案: A 丘吉尔曾说过: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的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D 1943年斯大林曾预言: “我知道,在我死后会有人把一堆垃圾放到我的坟墓上,
10、但历史之风会无情地刮走它的! ”之后这一预言果然得到了证实。由此推论,此处对 “一堆垃圾 ”的证实最主要源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大清洗 ”运动 答案: D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 “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 ”的主要依据的是 A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的
11、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答案: B 关于 “二战 ”后世界形势,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 “风 ”字的成语概括其历史特征,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 括最恰当 A风雨如晦 B风云变幻 C风雨交加 D风花雪月 答案: B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突出地反映了 A美国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B德国被排挤出帝国主义阵营 C一战后帝国主义大国争夺世界的斗争激烈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 答案: C 梁启超在欧洲心影录中写道: “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 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 ”梁启超所指的
12、产生于巴黎和会的 “这个东西 ”是 A国际联盟 B对德和约 C四国条约 D美国霸权 答案: A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有这样的一组数据: “在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国民收入的 40%70% ,国家物资储备的 90%,都直接用于战争 . 美国的国家投资猛增,从 1939年的 54亿美元增至 1945的 158亿美元 .” 这反映了 A二战促使各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主要参战国都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 C战争使一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D二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20世纪 5060 年代,广大黑人为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1957年,美国联邦法院颁布法律,要求开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四川省 成都市 协作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