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六校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doc
《2011届浙江省六校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浙江省六校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浙江省六校高三 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 “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 ”以下历史现象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答案: C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在激烈的碰撞后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亚非拉文化逐渐取得了世界的承认。以下现象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点的是 A海明威用 “冰山原则 ”创作了老人与海 B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C出现了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 “民族乐派 ”
2、 D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答案: B 李鸿章曾在 1881年撰文指出, “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 ”以下对该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电报的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近代战争中 B电报的使用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C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当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D电报的使用有助于清政府及时了解国际动态 答案: C 在战国诸子百家学说中,有 “非儒即墨 ”之说。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都顺应
3、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B在 “有教无类 ”思想下,儒家与墨家都广收门徒 C两家思想代表了新兴阶层需要,社会基础较广泛 D儒墨两家思想都符合当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C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得到迅速推广。就市场角度而言,两者的积极意义在于 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C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B 以下为 19521959 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 1952年基数为 100)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
4、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 B C D 答案: D 据史料记载,我国从 “1923年至 1936年十四年间,华商纱厂停工清理者有十三家,出售者有二十五家,破产归债权人接管者有十五家,出租改组者有三十三家。 ”导致上述时期民族工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近代民族企业的两面性 D国共两党的对峙与长期内战 答案: A 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洛德说, “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前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 中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
5、那麽糟。九一一之后, 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 中美关系也没有看上去那麽好。 ”以下对材料中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九一一事件成为中国关系变化的一个契机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上升 九一一事件后,双方的外交政策更加务实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A B C D 答案: B 19世纪 30年代,人们普遍同意拉马丁 “如果社会和政府不去探索和解决无产阶级问题,将会使这个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中最可怕的爆炸性问题 ”的说法。“人们普遍同意 ”的原因可能是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 B C D 答案: A 从英国权
6、利法案美国 1878 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 答案: D 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根据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 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 答案: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从秘密时期到公开时期,贫
7、农都在那里积极奋斗。他们最听共产党的领导。他们和土豪劣绅是死对头,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 营垒进攻。 ”据此可以判断,该文章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A 综合题 ( 26分)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 “西夷 ”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 “西夷 ”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
8、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中华民族 ”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 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 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 ”的对话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 “驱除鞑虏 ”,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 “五族共和 ”,最后提出了 “中华民族 ”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 “中华民族 ”。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浙江省 六校高三 联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