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 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 ”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 “冷战 ”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答案: C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 18世
2、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 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答案: C 1945年 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 (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 A 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
3、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 “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 ”, “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 ,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 ”。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 )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答案: D “驼峰航线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 39名和损失飞机 11架的代价,坚持 41个月
4、,将约 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最坚定的盟友 B中国空军力量薄弱 C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D 1937年 11月 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这可以说明当时 ( ) 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 军进攻 A B C D 答案: C 张鸣在苏
5、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其中 “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主要体现在 (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答案: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将革命进行到底 ”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答案: C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
6、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答案: A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巴黎公社 ”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劳动群众 ”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政治代表 ”是指公社委员 “新改治制度 ”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7、 A B C D 答案: D 列宁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此段材料选自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四月提纲 C告俄国公民书 D和平法令 答案: B 美国学者迈克尔 H 哈特说过: “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以下对于 70年代初 “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的背景,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扩大 B美国和苏联争夺霸权的斗争 C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国力增强 D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正
8、确决策 答案: C 孔子曾提出过 “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答案: C 阅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表 19691978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9、中国外交没有受到 “文化大革命 ”干扰 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 B C D 答案: A 1971年 10月 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 “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D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颁布于 1912
10、年、 1949年、 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答案: D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 阶级斗争 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 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 20世纪 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答案: A 下面是一副 2007年春节联欢
11、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 “五十六朵奇葩 ”“和睦同春 ”的措施有 ( )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建国后立即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新时期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 B C D 答案: C 2009 年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 “中国没有 陷入 争斗的局面 ”和 “一党体制 ”是指 ( ) A人民代表大会
12、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B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 时矣 !”上述材料说明 ( )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
13、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答案: C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个世界体坛盛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城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被看着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城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B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 C古代希腊
14、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 色彩 D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答案: A 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导致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民主政治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达 C军事外交的促进 D个人努力的结果 答案: A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 D 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
15、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 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三、四出 ”,魏征拒不署 ,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 ”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 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答案: A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 “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 “势所必然 ”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吸
16、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D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答案: B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答案: C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 “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 ” 其中 “新集体 ”主要是指( ) 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 答案: C 孔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
17、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无共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时间的主要制度是沿袭的 答案: D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 答案: B 有位学者把 17世纪 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
18、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答案: B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 “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 ”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 “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新疆 乌鲁木齐市 第一 中学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