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 ”产生的影响有 ( )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在民间 ”取代了 “学在官府 ” A B C D 答案: C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 A “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 B “光是画中的主角 ” C “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
2、面貌 ” D “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 答案: A 梭伦在自己的诗中写道: “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富厚如属于没有教养的人们,厌足就要滋生不逊。 ”这里他反对的是 ( ) A贵族凭籍特权的专横与压榨 B “债务奴隶 ”被废除后的贪婪 C “海岸派 ”的财产富有与激进 D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的现状 答案: A 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 ” 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答案: C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3、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臣 答案: A 北史载: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 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答案: D 成书于 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
4、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答案: A 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 “异教徒 ”为名的 “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所指的 “异教 ”主要是指 ( ) A东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答案: B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 (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答案: A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 “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
5、衣服举措不类军兵 ”;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 “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 )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 答案: D 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对王安石变法写诗颂道: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实禄绝贪饕。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该诗涉及到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有 ( ) 青苗法 免役法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A B C D 答案: A 沙皇政府 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 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 1646 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
6、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 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 B C D 答案: D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
7、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 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 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 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 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答案: B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 C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8、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 B 宋人邢 m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 C 近代史上,顽固派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 C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公元前 8世
9、纪到公元前 3世纪 7世纪初期 20世纪初期 A B C D 答案: D 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 “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 ”。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 A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 ”这一观点说明了牛顿的发现 ( ) 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 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 产生了影响 对思想家们描绘资
10、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产生影响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A B C D 答案: C 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因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 ) A原子能利用 经典力学 相对论 互联网 B相对论 原子能利用 经典力学 互联网 C经典力学 相对论 原子能利用 互联网 D经典力学 互联网 原子能利用 相对论 答案: C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 1000册左右; 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 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西省 新余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段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