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和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和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和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和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落汤螃蟹着红袍 ”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 ”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C “水乳交融 ,火上浇油 ”前者包含物理变化 ,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落汤螃蟹着红袍 ”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正确 ;B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 ”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而 ”绳锯木断 ”不包含化学反应 ,.错误。 C水乳交融指形成乳浊液 ,是物理变化 ,
2、火上浇油指燃烧 ,包含化学变化 ,C项正确 ;海市蜃楼现象和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有关 ,D项正确。 考点:考查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的关系的知识。 Cl2、 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析产物溶液中除大量 OH 外,还有 Cl 、 ClO 、 ClO3 ,并知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9: 2: 1。 试问原混合气体中 Cl2与 HCl体积比为( ) A 2: 5 B 3: 1 C 5: 2 D 1: 1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歧化反应,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氧化剂得到的电子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相等可知氯气反应产生的氯离子是n(Cl-)=21+1
3、5=7.所以盐酸产生的氯离子是 2mol. n(Cl2)=( 7+2+1) 2=5.故n(Cl2): n(HCl)= 5: 2.选项为: C。 考点:考查 Cl2、 HCl与碱的反应的知识。 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 H2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4:1 C 1:1 D 3:1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铝、硅的混合物跟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Si+2NaOH+H2O= NaSiO3+2H2. 铁、铝、硅的混合物跟足量的 HC
4、l溶液反应: 2Al+6HCl=AlCl3+3H2. Fe+2HCl=FeCl2+ H2.可见铝与酸反应和铝与碱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故硅与碱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铁遇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由方程式可知 n(Fe):n(Si)=2:1.选项为 ;A . 考点:考 查铁、铝、硅的化学性质的知识。 将 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 (含 NO、 N2O4、NO2)的混合物共 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发生的反应为: 2NO2 2NaOH=NaNO2 NaNO3 H2O、 NO NO22NaOH=2NaNO2 H
5、2O。则生成的盐溶液中 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 0.2 mol B 0.4 mol C 0.6 mol D 0.8 mol 答案: A 试题分析: n(Cu)= 51.2 g64g/mol=0.8mol.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2=1.6mol. 硝酸得到电子产生氮的氧化物 (含 NO、 N2O4、 NO2)的混合物共0.8 mol,, n(NaOH)=1mol.由于氮的氧化物都转化为 NaNO3或NaNO2.n(N)n(Na)=1:1,所以 n(N2O4)=0.2mol;n(NO+NO2)=0.6mol.假设收集到氮的氧化物 (含 NO、 N2O4、 NO2)的混合物 0.8
6、 mol,含有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a ,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0.6-a) mol, n(N2O4)=0.2mol.根据电子守恒可得:1a+3(0.6-a)+20.2=1.6.解得 a=0.3mol.因为 N2O4 2NO2. 收集到氮氧化物也就相当于是 n(NO2)=0.3+20.2=0.7mol.,n(NO)=0.3mol.。结合两个方程式可知发生第二个反应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都是 0.3mol,发生第一个反应的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为 0.4mol.所以产生 NaNO30.2mol, 产生NaNO20.2mol+0.3mol=0.8mol. 考点:考查 Cu与适量浓硝酸反应产物的
7、知识。 将 1 L 1.00 mol/L 的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 1 L 1.25 mol/L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 1 L 1.25 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 1 L 1.00 mol/L 的 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下)是 :( ) A 1 1 B 2 1 C 5 2 D 2 5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当把碳酸钠加入到盐酸中时由于盐酸相对来说过量,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H2O+CO2。 n(HCl)=1.25 mol 所以放出气体 0.625 mol 。( 2)当把盐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时,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分步
8、进行。首先发生: Na2CO3+HCl= NaHCO3+NaCl; n(Na2CO3)=1.0mol n(HCl)=1.25 mol消耗盐酸 1.0mol.产生 NaHCO31.0mol剩余盐酸 0.25mol然后发生 NaHCO3+HCl= NaCl+H2O+CO2。碳酸氢钠对于盐酸来说过量,反应产生的气体按照盐酸来求。盐酸 0.25mol,所以产生 CO2气体 0.25mol。故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0.625 mol: 0.25mol=5:2.选项为 : C。 考点:考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分步进行的知识。 当 0.2molNa218O2足量 CO2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和县 中高 第三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