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太湖流域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措施对太湖流域进行环境治理下列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 ( ) 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酸雨的 pH小于 7.0 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入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雨的 pH小于 5.6, 错误;废水中富含氮磷元素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
2、或赤潮, 错误。答案:选 A。 考点:化学与环境 点评:本题非常简单基础。 向 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c mol/L氢氧化钾溶液 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 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 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B C n=m+17Vc D m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 Mg、 Al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 ymol,根据题意写出物质之间的关系式: Mg H2, Al H2 x x y 1.5y, 故 x+1.5y= H2SO4H 22KOHK
3、 2SO4 cV10-3mol 得: ,故 A正确; 沉淀为 Mg(OH)2和 Al(OH)3:则 n=m+m(OH-)=m+cV10-317,故 C错误;沉淀灼烧后得到固体为 Al2O3和 MgO,则 p=m+ m(O2-)=m+ =m+ ,故 B 正确; D 项采用 “极限法 ”,若全部是 Mg,则 MgMgO, p1= ,若全部是 Al,则 AlAl2O3, p2= ,因此 m ,故 D正确。所以答案:选 C。 考点: Mg、 Al计算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 “守恒法 ”和 “极限法 ”等常用运算技巧,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1.92 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 HNO3中, Cu
4、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672 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 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 O2的体积为 ( ) A 336 mL B 504 mL C 224 mL D 168 mL 答案: A 试题分析: Cu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氧气后能够被水全部吸收又转变成了硝酸,所以 Cu失的电子全部被氧气得到, 1.92gCu失电子数为, 1mol氧气得 4mol 电子,所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体积为 0.015mol22.4L/mol=336 mL。答案:选 A。 考点: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点评:本题用守恒法最简单,这类
5、习题也是高考的重点习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 20 mL pH 14的溶液,然后用 1mol/L的盐酸滴定,沉淀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原合金质量为 0.92 g B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 896 mL C图中 m值为 1.56 g D图中 V2为 60 mL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后得到 20 mL pH 14的溶液,所以 n(OH-)=0.02mol,所以需要1mol/L的盐酸 20mL来中和,因此 V1为 20mL,继续加盐酸发生 AlO2-+H+H2O=Al(OH)3, Al(OH)3
6、+3H+=Al3+3H2O,因此沉淀 AlO2-用掉 20mL盐酸,溶解 Al(OH)3用掉 60mL盐酸,所以 V2为 100mL。所以 Al(OH)3为 0.02mol,则m为 1.56g,原混合物中含有 Al为 0.54g,当盐酸加 100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和 AlCl3,又知 n(Cl-)=0.1mol, n(Al3+)=0.02mol,所以 n(Na+)=0.04mol。所以原混合物中有 Na为 0.04mol,质量为 0.92g,所以原混合物的质量为0.92g+0.54g=1.46g。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 0.05mol, 1120mL。所以 C项正确,答案:选 C。
7、考点: Al的计算 点评:搞清楚图像中每一段发生的变化以及图像中数字的含义。 W g含有 Fe2O3 xH2O 杂质的 Al2O3样品可完全溶解在 100 mL c(H ) 0.1 mol/L的稀 H2SO4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 100 mL氨水,恰好得到的沉淀最大质量是 N g,则所加氨水的浓度是 ( ) A 0.05 mol L-1 B 0.1 mol L-1 C 0.15 mol L-1 D 0.2 mol L-1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金属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溶质就为 (NH4)2SO4,所以氨水的物质的量是硫酸物质的量的 2倍,根据题意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所以 NH3 H2O
8、的物质的量为 0.01mol,氨水的浓度为 。答案:选 B。 考点:金属的计算 点评:本题用守恒法最简单,这类习题也是高考的重点习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往含有 0.2 mol KOH 和 0.1 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 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 6.72 L(标准状况 )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n和通入 CO2的体积 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入 CO2前溶液中总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2+0.2+0.1+0.12=0.7mol。当向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时,首先发生
9、的反应为 CO2+Ca(OH)2=CaCO3+ H2O,因此 CO2气体为 2.24L(即为 0.1mol)时溶液中的 Ca(OH)2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4mol。继续通入 CO2 2.24L发生 2KOH+CO2=K2CO3+H2O 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3mol,再继续通入 CO2 2.24L,反生 CO2+K2CO3+H2O=2KHCO3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4mol,因此 D图像正确。答案:选 D。 考点: CO2与碱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注意每段发生反应的物质就可以解决。 将 15.6 g Na2O2
10、和 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 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HCl气体 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 ) A反应过程中得到 6.72 L的气体 (标况 )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c(Na ) c(Cl-) c(OH-)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c(NaCl) 0.15 mol/L D最终得到 7.8 g的沉淀 答案: D 试题分析: 15.6 g Na2O2和 5.4 g Al的物质的量都是 0.2mol, 0.2mol过氧化钠可以生成 0.1mol氧气和 0.4mol氢氧化钠。 0.2mol铝消耗 0.2mol氢氧化钠生成0.
11、3mol氢气,即气体是 0.4mol为 8.96L。 6.72L氯化氢是 0.3mol,其中 0.2mol中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另外 0.1mol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 0.1mol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溶液中还剩余 0.1mol偏铝酸钠以及生成的 0.3mol氯化钠, 因此 c(Na )c(Cl-) c(OH-)+c(AlO2-),且溶液中 NaCl的浓度为 0.3mol0.2L 1.5mol/L。答案:选 D。 考点: Mg、 Al计算 点评:本题用守恒法计算更简单。 在 Fe2(SO4)3溶液中,加入 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 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 c g残余固体,且 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12、是 ( ) 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Cu2 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 Fe3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入的 a克铜粉由于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2Fe3 Cu 2Fe2 Cu2 而全部溶解,如果这部分铜在加入 b克铁粉后被全部还原出来,则 c应与 a相等;现题给条件中已知 a c,这明加入的 a 克铜没有全部被还原,溶液中还有 Cu2 ,同时也说明加入的铁粉不足(否则 a克铜将会被全部还原出来),加入的铁被氧化成 Fe2 ;而 Fe3 由于不能与单质铜共存,说明在溶液中已经不再存在;综上所述,说明 c克滤渣是铜,滤液中还存在 Cu2
13、、 Fe2 、 H 这三种阳离子。所以 B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 适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工艺师利用 HF 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项水晶项链的成分是SiO2,餐桌上的瓷盘是硅酸盐制品。 D项粗硅制备单晶硅先利用氧化反应即用Cl2氧化粗硅,再利用还原反应即用 H2还原 SiCl4。所以 A 项正确。答案:选 A。 考点:硅的性质 点评:硅酸盐是指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
14、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SiO2不是硅酸盐。 X、 Y、 Z、 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 X、 W可能是( ) C、 O2 AlCl3、 NaOH Fe、 HNO3 S、 O2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C与 O2反应生成 CO, CO继续和 O2反应变成 CO2, C也可以直接与O2反应生成 CO2,所以 符合; AlCl3可以与 NaOH反应生成 Al(OH)3, Al(OH)3继续与 NaOH反应生成 NaAlO2, AlCl3也可以直接与 NaOH反应生成 NaAlO2,所以 符合; Fe与硝酸反应生成 Fe(NO3)3, Fe(NO3)3
15、不能继续与硝酸反应,所以 不符合; S不能与 O2直接变 SO3,所以 不符合。答案:选 A。 考点:物质间的转化 点评:只要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相关化学反应,此题可迎刃而解。 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和脱水性,浓硝酸没有脱水性, D项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点评:金属和氧化性酸反应时,氧化性酸既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青海
16、昆仑玉被定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昆仑玉主要成分是由 “透闪石 ”和 “阳起石 ”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透闪石 (Tremolite)的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2CaO 5MgO 8SiO2 H2O B透闪石中 Mg元素的质量分 数是 Ca元素质量分数的 1.5倍 C 1 mol Ca2Mg5Si8O22(OH)2与足量的盐酸作用,至少需要 14 mol HCl D透闪石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难溶于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Ca2Mg5Si8O22(OH)2可以改写成 2CaO 5MgO
17、8SiO2 H2O 的氧化物形式,透闪石中 Mg的质量为 120g, Ca的质量为 80,所以 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Ca 元素质量分数的 1.5 倍, 1mol 透闪石中相当于含有 2molCaO, 5molMgO,所以消耗 HCl 14mol,透闪石是硅酸盐,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错误的是 D。答案:选 D。 考点:硅酸盐 点评:将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后,能够轻松看出其性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 HNO3、稀 HNO3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 3NA B Na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1 mol Na2O 或
18、1 mol Na2O2均失去 2NA个电子 C各 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 0.3NA D 2.7 g铝与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NA 答案: B 试题分析: Al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 A项错误;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 Fe2+,铁与氯气反应后生成 Fe3+,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不相等, C项错误; 2.7 g铝与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NA, D项错误。答案:选 B。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点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点 ”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出现的几率为 100%。这双因为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与粒子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安徽省 望江 中高 第三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