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B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D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密度大于水,因此制备乙酸乙酯时将浓硫酸和乙酸缓慢加入到乙醇中, A 不正确; B、纤维素和淀粉均是高分子化合物,二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不正确; C、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C 不正确; D、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D
2、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制备、同分异构体判断、煤的干馏以及合成材料等 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 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 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所给信息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A、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生成物中新形成的环为六 元环,且新环中所形成的碳碳双键位置符合要求,故 A 正确; B、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的是五元环,故 B错误;C、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了六元环,但是碳碳双键的位置不正确
3、,故 C错误; D、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得到的是五元环,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考查信息的接受能力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检验乙醛中的醛基:在一定量 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乙醛,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分离提纯苯:向苯和苯酚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静置后分液 C比较 CH3COO 和 CO32 结合 H+的能力: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 0.1mol L-1的 Na2CO3和 CH3COONa溶液的 pH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向某溴乙烷中加入 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4、A、在制备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氢氧化钠应该是过量的,否则不能氧化醛基, A不正确; B、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 B不正确; C、酸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 pH越大,因此比较 CH3COO 和 CO32 结合 H+的能力: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 0.1mol L-1的 Na2CO3和 CH3COONa溶液的 pH即可, C正确; D、卤素离子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向某溴乙烷中加入 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先加入适量的硝酸,然后再滴入 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不正确,答案:选
5、 C。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SO2和 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2( g) +O2( g) 2SO3( g) H 0。 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SO3为 1.4mol,同时放出热量 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 6: 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 2L,则 v(SO3) 0.35mol/(L min) C若把 “恒温恒压下 ”改为 “恒压绝热条件下 ”反应,平衡后 n(SO3) 1.4mol D若把 “恒温恒压下 ”改为 “恒温恒容下 ”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 Q kJ 答案: C 试
6、题分析: A、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 1; 1,故 A错误; B、若容器体积不变,则 v( SO3) =0.35mol/( L min),但反 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进行,混合气体平衡后的体积分数改变,越强高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因此 v( SO3) 0.35mol/( L min),故 B错误; C、若把 “恒温恒压下 ”改为 “恒压绝热条件下 ”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绝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后 n( SO3) 1.4mol,故 C 正确; D、若把 “恒温恒压下 ”改为 “恒温恒容下 ”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 Q kJ,故D
7、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TATP(C8H18O6)受撞击分解爆炸,且无明显热效应,说明该分解反应熵显著增加 B NaCl溶液和 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 pH 3的盐酸与 pH 11的 Li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 LiOH为强碱 D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 Ca(OH)2固体, 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 pH减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 G HT S可知, G0, A正确; B、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醋酸铵是弱酸弱碱盐,酸根离子与铵
8、根离子水解程度相同,溶液显中性,但促进水的电离, B不正确; C、 pH 3的盐酸与 pH 11的 Li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 LiOH为弱碱,碱过量,溶液显碱性, C不正确; D、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 Ca(OH)2固体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CO32-水解程度减小,但溶液的碱性增强, pH增大, D不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反应自发性、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以及溶液酸碱性判断 在体积为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yB(g) zC(g),图 I表示200 时容器中 A、 B、 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 n
9、(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 v(B)= 0. 04 mol L-1 min-1 B图 所知反应 xA(g)+yB(g) zC(g)的 H0,且 a 2 C若在图 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 He,重新达到平衡前 v(正 )v(逆 ) D 200 时向容器中再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达到平衡, 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图 可知, 200 时 5min达到平衡,平衡时 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0.4mol-0.2mol=0.2mol,浓度为 0.2mol2L 0.1mol/
10、L,故 v( B)0.1mol/L5min 0.02mol L-1 min-1,故 A不正确; B、由图 可知, n( A): n( B)一定时,温度越高平衡时 C的体积分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H 0,图 可知, 200 时平衡时, 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0.8mol-0.4mol=0.4mol, 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0.2mol,在一定的温度下只要 A、 B起始物质的量之比刚好等于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平衡时生成物 C的体积分数就最大, A、 B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 =0.4mol: 0.2mol=2,故 B错误;
11、C、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 v(正) =v(逆) ,故 C错误; D、由图 可知, 200 时平衡时, A、 B、 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 0.4mol、0.2mol、 0.2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x: y; z=0.4mol:0.2mol: 0.2mol=2: 1: 1,平衡时 A的体积分数为 =0.5, 200 时,向容器中充入 2molA和 1molB达到平衡等效为原平衡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A的增大,故达到平衡时, A的体积分数小于 0.5,故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
12、素、化学平衡有关计算等 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 和羟基扁桃酸是同系物 C每个羟基扁桃酸分子中最多有个 17原子共平面 D 1 mol羟基扁桃酸最多分别能和 1molNaHCO3、 2molNaOH、 3molNa、4molH2发生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两种有机物生成一种有机物,反应 C=O 变成 C-O 单键,为加成反应,故 A错误; B、羟基扁桃酸含有酚羟基、醇羟基和羧基,与结构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故 B错误; C、与苯环相连的 -OH上的 O 原子、苯环及苯环直接相连的 C原子一定在同
13、一平面内,则至少有1+6+4+1=12个原子共平面,又因为单键可以旋转,则酚羟基上的氢原子和羧基也可能在这个平面上,即最多有 17个原子共平面,故 C正确; D、羧基 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1 mol羟基扁桃酸最多分别能和 1molNaHCO3、2molNaOH、 3molNa、 3molH2发生反应,故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A等物质
14、的量浓度的各溶液 pH关系为 pH( CH3COONa) pH( Na2CO3)pH( NaCN) B a mol L-1HCN 溶液与 b mol 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CN-),则 a一定小于 b C向 0.1 mol 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水,则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 pH均先增大后减小 D NaHCO3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 c( Na+) +c( H+) c( OH-) +c( HCO3-) +2c( CO3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为: CH3COOH H2CO3HC
15、N HCO3-,酸性越弱,对应钠盐中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 pH 越大,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 pH关系为: pH( Na2CO3) pH( NaCN) pH( NaHCO3) pH( CH3COONa),故 A错误; B、如 c( Na+) c( CN-),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 c( H+) c( OH-),溶液呈碱性, a b或 ab都符合,故 B错误; C、冰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电离,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 pH先减小后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 C错误; D、 Na2CO3和 NaHCO3等物质的量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 Na+、 H+,阴离子有
16、 OH-、 HCO3-、 CO32-,根据溶液电中性,存在 C( Na+) +c( H+) =c( OH-) +c( HCO3-) +2c( CO32-),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等 25 时, 0.1 mol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 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 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W点所示的溶液中: c(Na+)+ c(H+) 2c(CO32-)+ c(OH-)+ c(Cl-) B pH 4的溶液中: c(H2CO3)+ c(HCO3-)+ c(CO32-)
17、0.1 mol L-1 C pH 8的溶液中: c(H+)+ c(H2CO3)+ c(HCO3-) c(OH-)+c(Cl-) D pH 11的溶液中: c(Na+) c(Cl-) c(CO32-) c(HCO3-) c(H2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应该满足关系式 c( Na+) +c( H+) =2c( CO32-) +c( OH-) +c( Cl-) +c( HCO3-),故 A错误; B、 pH=4,说明反应中有 CO2生成,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 H2CO3) +c( HCO3-) +c( CO32-) 0.1 mol L-1,故 B正确;
18、 C、根据图象可知 pH=8时,溶液中碳酸氢钠的浓度远远大于碳酸钠的浓度,这说明反应中恰好是生成碳酸氢钠,则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 H2CO3) +c( HCO3-) +c( CO32-) =c( Cl-) = c( Na+),则 c( H+) +2c( H2CO3) +2c( HCO3-) =c( OH-) +c( Cl-),故 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 pH=11时,溶液碳酸钠的浓度远远大于碳酸氢钠的浓度,这说明碳酸钠是过量的,则 c( Na+) c( CO32-) c( Cl-) c( HCO3-) c( H2CO3),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中离子浓度大小比
19、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的结构,则互为同分异构体 B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质量相同的水,则两有机物最简式相同 C两种有机物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通式,则互为同系物 D两种核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的质量数,则互为同位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A不正确; B、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质量相同的水,什么有机物这氢元素的含量相同,但二者的最简式不一定相同, B不正确; C、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C不正确; D、质
20、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以及有机物燃烧的有关判断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 CH3CHO +2Ag(NH3)2+ + H2O CH3COO- + NH4+ +3NH3 + 2Ag+2H+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 NaOH溶液: H+ NH4+ 2OH- NH3 H2O H2O D氯乙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H2ClCOOH OH CH2ClCOO 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为 CH3CHO +2Ag(NH3)2+ + 2OH- CH3COO- + NH4+ +3NH3 + 2Ag+H2O, A不正确; B、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但强于碳酸氢钠,因此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B正确; 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H+ OH- H2O, C不正确; D、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则氯乙酸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离子方程式为CH2ClCOOH 2OH HOCH2COO H2O Cl-,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若 CH2 CH2与 Br2的加成反应的历程为:( 1) Br2先变为
22、Br 和 Br-;( 2)Br 先与 CH2 CH2一端碳原子结合;( 3) 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让 CH2CH2与 Br2在含有 NaCl和 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 A BrCH2CH2Br B ClCH2CH2Cl C BrCH2CH2I D BrCH2CH2Cl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照题意,第一步肯定要上 Br+,即一定会出现 BrCH2CH2-的结构,第二步才能上阴离子, NaCl和 NaI的水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和碘离子还有溴水中的溴离子,可以分别加在碳原子上, ACD均可以,故 B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信息给予题的应用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
23、验,装置正确且设计合理的是 ( ) 图 图 图 图 A图 :实验室制硝基苯 B图 :用已知浓度的 NaOH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 C图 :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操作 D图 :称取一定量的 NaOH固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制备硝基苯需要水浴加热, 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应该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B不正确; C、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时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锌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硫酸锌作电解质溶液, C不正确; D、称量氢氧化钠时应该将氢氧化钠放在烧杯中, D不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有甲酸、乙酸、乙醛、乙酸乙酯、乙醇、溴乙烷 6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省 温州 中学 下学 期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