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杭西高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浙江省杭西高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浙江省杭西高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浙江省杭西高中高三上学期 11月月考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溶化时,分子中 H-O 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答案: B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答案: A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36g镁在足量的氮气中完全燃烧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B室温下, 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C-H共价键数目为 3NA C标准状况下, 44.8 L NO 与 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 3NA D 1 molNa2O 和 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 答案: C 水热法制备 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 3Fe2+ +2S2O32-+O2 +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生成 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4mol B Fe2+和 S2O32-都是还原剂 C 1mol
3、 Fe2+被氧化时,被 Fe2+还原的 O2的物质的量为 1/3mol D x 4 答案: C 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答案: B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图 1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 B实验室用图 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C实验室用图 3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的少量 HCl D用一束光照射淀粉溶液会产生一条明显的光路 答案: B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 K 、 Al3 、 Cl-、 SO42- B H 浓度为 110-13mol L-1的溶液中, Na 、 K 、 Cl-、 NO2- C AlO2 浓度为 0
4、.1 mol L-1的溶液中: Na 、 K 、 HCO3-、 Cl- D室温下, pH=1的溶液中: Na 、 Fe3 、 NO3-、 SiO32- 答案: B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 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 a克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克 B取 a克混合物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克固体 C取 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克 D取 a克混合物与 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克固体 答案: A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
5、粉,最多能溶解 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气体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 NO3-物质的量为 0.2 mol B OA段产生的是 NO, AB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 BC 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 D H2SO4浓度为 2.5 mol L-1 答案: D 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 ,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只有离子键而没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
6、也不在第一周期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答案: A 已知 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关于 C3N4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 C3N4晶体中 CN 键长比金刚石中 CC 要长 C C3N4晶体中每个 C原子连接 4个 N 原子,而每个 N 原子连接 3个 C原子 D 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答案: C 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二氧化硅和干冰的熔化 B液溴和钠的气化 C食盐和冰的熔化 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答案: D 已知 X、 Y元素同周期,且得电子能力 X 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
7、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X对应的酸性弱于 Y对应的酸性 B在元素周期表中 X位于 Y的左面 C 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X与 Y形成的化合物中, X显负价, Y显正价 答案: D 设 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 17g甲基( 14CH 3)所含的中子数为 9NA 常温常压 22.4L NO 气体的分子数小于 NA 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定失去 2 NA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 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 0.05 NA 标况时, 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常温常压下, 1m
8、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2 NA A B C D 答案: C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 /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3、 +5、 -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Y元素的金属性 X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A、 B、 C、 D、 答案: B 实验题 ( 11分)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
9、体。 ( 1)理论上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 ; ( 2)实际上,即使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制得的 CuSO4 5H2O 中还是有可能存在的杂质是 ,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 。 (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甲: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 _(填仪器名称)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乙: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 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 pH ,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 10-5mol
10、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 已知: KspCu(OH)210-22, KspFe(OH)210-16, KspFe(OH)31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 pH至少为 _; 甲物质可选用的是 ; A CuCl2 B NaOH C Cu2(OH)2CO3 D CuO E.H2SO4 反应中加入少量 FeSO4 对铜的氧化可以起催化作用。其反应过程是:第 1 步,4Fe2+O2+4H+=4Fe3+2H2O,请写出其第 2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方案丙:将铜丝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H2O2,并控温在50 60 ,持续反应 1 h,也能获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浙江省 杭西高 中高 学期 11 月月 考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