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吉林省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部分.doc
《2011届吉林省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吉林省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部分.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吉林省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选择题 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是 SiO2 B乙醇的结构简式是 C2H6O C水分子的结构式为 D C3H8分子中的三个 C原子在一个平面上 答案: D 在 100mL, 1mol/L的 HCl和 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答案: B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M是电流计,则该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若 M是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铜棒上可以镀上铂 C若 M是直流电源,当有 1.1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时,电路中转移了0.2mole- D M无论是电流
2、计还是直流电源,该装置中都有反应 Ag+ + e- = Ag 发生 答案: D 已知甲酸( HCOOH)是比乙酸酸性略强的一元弱酸。关于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 HCOOH NaOH HCOO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HCOO-): B水电离出的c(H+): C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OH-) c(H+) c(HCOOH) D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c(HCOO-) c(Na+) c(H+) c(OH-) 答案: B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2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3NA B 25 时, pH 1的 H2SO4溶液
3、中含有的 H+数目为 0.1NA C 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2NA D在有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 1mol乙酸和 1mol乙醇充分反应最后生成 NA个乙酸乙酯分子 答案: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B在适合的条件下,含有双键的分子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用 Br2的 CCl4溶液或 KMnO4( H+)都可以区别烯烃和芳香烃 D丙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最多可以得到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 答案: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剂粒子大小的不同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
4、量的变化 D金属的冶炼必须在高温下进行 答案: C 填空题 A、 B、 C、 D、 E、 F六种物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 1)若 、 、 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且 A、 D、 E 是常见的卤素单质,B、 C、 F 为化合物。则 A、 D、 E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其中 A的化学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 2)若 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 D和 E的循环,则 F的化学式为 ;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 ( 3)若 B是水, 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 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
5、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 是某些氮肥厂获得合成氨原料 D的一个重要反应,假设反应后的气体中只有 F和 D,从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 简述如何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 D。 。 答案:( 1) E A D或 E A D ( 3分。用元素符号表示不给分), Br2( 1分。 Br不给分)。 ( 2) Na2CO3( 2分); 2Na2O2 + 2H2O 4Na+ + 4OH- + O2( 2分。没配平给 1分,化学式写错不给分。) ( 3) 3Fe + 4H2O Fe3O4 + 4H2( 2分。没配平给 1分,无 或高温条件不给分) 将混合气体通入氨水中( 2分。只要是用氨水吸收 CO2即给
6、 2分。)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 Na2CO3溶液滴入 CuSO4溶液中得到 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 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 Cu(OH)2沉淀; 假设三: ;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 CuCO3和 Cu(OH)2均不带结晶水; KSP CuCO3 =1.410-10 KSP Cu(OH)2 =5.610-20 若只由此数据结合适当计算来判断,假设 是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 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 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
7、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 过滤 , , 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 。 数据记录: B装置的质量( g) C装置的质量( g) D装置的质量( g) 实验前 15.4 262.1 223.8 试验后 6.1 264.8 230.4 (四)【实验结论】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 CuCO3和 Cu(OH)2,在沉淀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请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 答案: (一 )uCO3和 Cu(OH)2的混合物
8、2分。如果答 Cu2(OH)2CO3或与前两种任一组合均给分。 二 ( 2分) (三) 步骤二:洗涤( 1分) 步骤三: U 形管 ( 1分。答干燥管或干燥器不给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分) 保证装置中的水蒸气和 CO2被 C、 D装置完全吸收( 3分。只要涵义表达清楚即给 3分) (四) 11( 3分)。 Cu2(OH)2CO3( 2分。或 CuCO3 Cu(OH)2或 Cu(OH)2 CuCO3或写成化学式的形式均给 2分) “低碳循环 ”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已知煤、甲烷等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 CO和 H2为主的合成气,合成气有广泛应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 1)高炉炼铁是 C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吉林省 普通 中学 下学 期期 教学质量 检测 化学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