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5月统一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5月统一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5月统一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 5月统一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个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 n=2的激发态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题意,氢原子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能量减少;吸收光子后从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故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氢原子的跃迁。 自然界中某个量 D的变化量 ,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 的比值 ,叫做这个量 D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D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 是恒定不变的 B若 D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量,则 是恒定不
2、变的 C若 D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 一定变大。 D若 D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 越大,质点所受外力做的总功就越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题意,若 D表示某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速度,则 是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则选项 A正确;若 D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量,则 表示向心力,向心力方向时刻变化,故选项 B错误;若 D表示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离抛出点的高度,则 ,则选项 C错误;若 D表示某质点的动能,则 越大,那么 ,即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选项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量的变化率。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像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可视为摆长为 L的单摆,沙摆的运动可看作
3、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甲所示的结果。若用手拉木板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 v。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是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估算出这次实验所用沙摆对应的摆长 B若增大手拉木板的速度,则沙摆的周期将变大 C若减小沙摆摆动时的最大摆角,则沙摆的周期将变小 D若增大沙摆的摆长,保持拉动木板的速度不变,则仍将得到与图 乙完全相同的图样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题意,当沙摆运动过程中通过木板测量的量可以求出沙摆的摆动周期为: ,然后可以由 求出沙摆的摆长为: ,故选项 A正确;如果木板速度增加,则沙摆周期将变小,故选项 B错误;摆角对单摆周期没有影响,故选项 C出错误;如果增大摆长,周期将
4、变大,即使木板速度不变,但一个周期内木板走过的距离增加,故选项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单摆的应用。 如图甲所示,闭合电路由电阻 R 和阻值为 r 环形导体构成,其余电阻不计。环形导体所围的面积为 S。环形导体位于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在 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 R的电流方向由 B指向 A,电流大小为 B通过 R的电流方向由 A指向 B,电流大小为 C通过 R的电流方向由 B指向 A,电流大小为 D通过 R的电流方向由 A指向 B,电流大小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题意,在环形导体内产生的电动势为: ,由于电阻 R和环形导
5、体构成闭合电路,则通过电阻的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得: 。且有楞次定律判断出电流方向从 A流向 B。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嫦娥三号 ”探测器已成功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实现软着陆, “嫦娥三号 ”着陆前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测量得其周期为 T。已知引力常量为 G,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估算出 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半径 C月球的平均密度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题意,以 “嫦娥三号 ”为环绕天体围绕中心天体月球在表面运动,轨道半径与月球球体半径近似相等,则据 和 ,可以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故选项 C正确。 考
6、点: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在如图甲所示电路的 MN间加如图乙所示正弦交流电,负载电阻为 200,若不考虑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A 311V, 1.10 A B 220 V, 1.10 A C 220V, 3.11A D 311V, 3.11A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题意,在 MN间接有图乙所示交流电压,该电压有效值为:,则电压表读数为 220v,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 : ,故选项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交变电压的有效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下面有关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缝
7、干涉现象的发现表明光是电磁波 B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是横波 C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双缝干涉实验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故选项 A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选项 B 错误;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选项 C正确;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故选项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实验的意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C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用 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M表
8、示铜的摩尔质量, 表示铜的密度,那么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可表示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故选项 A错误;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加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在 0r 0范围内引力减小得快,主要表现为斥力,在大于 r0范围内斥力 减小得快,主要表现为引力,故选项 B错误;在 0r 0范围内分子距离增加分子势能减小,在大于 r0范围内分子距离增加分子势能也增加,故选项 C错误;铜的摩尔体积等于铜的摩尔质量除以铜的密度,即 ,则一个铜原子的体积等于铜的摩尔体积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即: ,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子的热运动和物质的构成。 实
9、验题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 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 OB和 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 表示力 F1和 F2合力的理论值; 表示力 F1和 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 “F”或 “F”)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丰台区 统一 练习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